■ 朱海波 殷海燕
星光不负赶路人,成功属于奋斗者。
2021年4月27日,阳光明媚,鲜花吐蕊。在生机勃发的春天,聊城市交通发展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聊城交发”)挂牌成立,成为山东高速集团旗下上市公司山东路桥控股企业。
四载步履铿锵,四载春华秋实。时光不语,见证了发展的速度,标注下发展的高度。
——聊城交发长“大”了。截至2024年底,注册资本金由成立之初的1亿元增至3亿元,营业收入由3.77亿元增至10.37亿元,利润总额由4040万元增至8818万元,四年来,公司共中标项目51个,累计经营产值65.37亿元,成功晋级市级百强企业。
——聊城交发长“壮”了。四年来,业务范围由路桥施工“一业独大”,到市政工程、养护工程、建材销售、水利工程“多箭齐发”,业务区域从省内一域到走向全国,奋斗的足迹遍布大江南北长城内外。更难能可贵的是,公司上下敢打敢拼,“闯”的精神、“创”的劲头、“干”的勇气蔚然成风。
——聊城交发更“美”了。这支为聊城公路事业发展立下汗马功劳的队伍不忘过去的荣光,以奉献社会、服务聊城为己任,在时代大潮中奋楫扬帆,职工对未来信心十足、社会对公司高度认可、群众对工程赞誉有加。
聊城交发的美誉度和“硬实力”共同筑就了高质量发展的坚实底座,托举起辉煌的明天。
发挥“融”优势 做强“合”文章
四年奋斗树起行业新标杆
济聊高速公路、聊馆高速公路、济聊一级公路、城区环城路、徒骇河滨河大道,聊城发展历程的每一个重大交通项目都留下了这支聊城公路建设队伍夜以继日的身影。北京奥运会保障、汶川大地震抢险救灾等急难险重任务曾让这支队伍饮誉全国。
“山东路桥是世界500强山东高速集团旗下的上市企业。我们不仅借助山东路桥的平台加快发展,还能获得更多较低成本的资金支持,不但有事干,而且有钱干事,企业有了更大的平台和发展空间。”聊城交发党委副书记、总经理杨延新说。
杨延新的话是有充分依据的,合作以来,尽管遭遇了新冠疫情,且长期受经济下行影响,但公司的发展脚步一刻没停。2022年,聊城交发资产总额11.96亿元,利润总额7519万元,注册资本金比成立之初增长了200%;2023年,资产总额达18.98亿元,利润总额8114万元;2024年,资产总额达22.03亿元,利润总额8818万元,一条清晰的“上扬线”对逆势增长做了完美的注解。
2024年,聊城交发中标聊城市高铁新区土地一级开发——火炬路(邵屯街-湖南路)EPC项目、柳园路南延、旅游度假区邻里产业园3个市政项目,在市政、水利业务板块实现“零的突破”,不仅补齐了市政业务短板,也为后续市政一级资质的申请奠定了基础。
从固本公路主业,到兴新多元经营,聊城交发积极拓展新兴领域、补齐业务短板、培育新兴板块,在筑牢路桥主业基础上,积极拓展市政、水利等领域,公司发展“支撑点”更多,高质量发展动能澎湃。
创新为笔 汗水为墨
书写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3月20日,湖南路与滨河西路之间,行人步履匆匆,走在修葺一新的路面上。聊城市柳园片区市政排水及配套设施更新改造工程一标段项目是公司成立后中标的首个聊城市政工程项目,公司全力打造精品工程、样板工程,60天完成柳园南路主线通车任务,受到市委市政府、主管部门和沿线群众的一致好评。
“在这个项目中,我们应用了泡沫混凝土回填和低温改性沥青面层施工两项新技术。”项目负责人韩磊介绍。泡沫混凝土具有轻质、高流动性等特点,可以增强结构承载力,保护地下管线免受额外压力损害,而低碳节能型低温橡胶改性沥青延长了沥青路面施工的时间窗口,提高了沥青路面在冬季施工的质量水平。
“打铁必须自身硬”,以科技创新驱动生产发展,这是聊城交发鲜明而坚定的发展思路,即使是早期资金相对紧张的情况下,研发投入常年保持在3%以上水平,2024年更是突破了4%。2023年,公司通过了聊城市企业技术中心和高新技术企业双认定,2024年,摘取了“山东省资源循环利用示范单位”和“聊城市全员创新企业”两项桂冠。
聊城交发的科技创新,注重问题导向,注重成果转化,成为开拓市场的“利器”。2023年,G309青兰线齐河茌平界至实验高中路口段采用就地热再生技术,成为市养护项目中第一条采用就地热再生施工工艺的国道,这项技术有效地降低了扬尘、噪音等污染,让路面修复变得更加环保、快速、高效。公司在聊城市柳园南路更新改造项目转化应用的泡沫混凝土管沟回填技术,解决了质量通病,实现了泡沫混凝土“创新产品”的研发、生产、应用、推广全链条,为全市雨污管网绿色建造积累了典型经验。公司研发的窄中分带SAm一柱双挂轻质高强护栏2024年在S242临商线阳谷段实施后,其良好的性能和效果吸引了省内国省道养护单位的高度关注,已开展多轮合作洽谈,该产品解决了混凝土护栏景观不通透、阻水阻雪等弊端,相较传统SAm级波形梁护栏,延米用钢量、施工成本大幅降低,以轻量化设计重塑道路安全新标杆。
为深化产学研合作建设,聊城交发依托重点工程项目,与山东省交通科学研究院、山东大学、山东交通学院、建研建材有限公司等科研院所、高校建立了长期稳定的产学研合作关系,借助高校院所的人才优势,在科研课题、标准上均有良好的合作成果。2023年11月29日,聊城交发通过高新技术企业认证,这是公司发展历程中里程碑意义的事件。
有了高新技术加持,公司在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上迈出了新步伐,产业规模迅速扩张,层次迅速向上游迈进,实现了从公路工程到交通发展再到诸多新兴领域的突破。
从业务拓展看,2024年,首次突围省外高速项目,签约武汉至黄梅高速公路武汉至蕲春段项目,完成新疆、浙江、安徽、江苏等企业备案、平台录入和维护工作,“走出去”的步伐明显加快;从经营板块看,2024年,路桥施工综合占比30.12%,市政工程占比31%,养护工程占比31.09%,建材销售占比7.79%,这充分表明,公司发展架构更趋合理,优化了路径依赖、一业独大的业态。以建材销售为例,公司发挥场站区位、设备资源优势,奋力开发外部市场,全年建材加工销售经营产值1.38亿元,“黑色产品”变为“绿色产业”、收获“金色效益”。
抢抓新机遇 进入“腾飞期”
奏响交通强国建设聊城新乐章
时间是有记忆的。
2021年5月18日,公司揭牌后接到首个任务——一个月内完成G309青兰线聊城绕城段部分路段项目。公司顶住压力按期交工,在新的舞台上彰显了“聊城速度”;
2022年,面对环保压力、养护项目中标时间晚等各种不利因素,公司破难攻坚,部分项目部昼夜连续奋战40小时,拌合站连续4昼夜无间断施工……创造了一个个项目建设速度“新纪录”;
2023年,公司由传统建筑商向专业特色突出、质量一流、绿色安全、廉洁创新、可持续发展的区域一流综合基础设施建设服务商迈进,各项工作步入“快车道”;
2024年,面对经济下行、资金压力增大的困难,公司谋发展有新思维,促改革有新突破,抓落实有新作为,交出全年各项目标任务圆满完成“新答卷”。
不忘来时路,是为了走好未来路。
在聊城交发党委书记、董事长左国胜看来,前四年是打基础的时期,无论是市场开拓还是科技创新,公司发展的四梁八柱都树起来了,今年,随着资金问题的进一步缓解,公司将迎来腾飞期。
跳出“交发”看“交发”,腾飞期有更宏大的时空背景。当前,聊城正高标准推进交通强国山东示范区聊城样板建设,加速打造“高铁叠加、高速成网、飞机起降”的综合立体大交通体系,努力将区位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发展优势,作为聊城发展历程中重大交通基础设施的建设者,聊城交发乘势而上,前景广阔,大有可为。
曾经,聊城、公路,这是人们对聊城交发的固有印象。如今,借助山东高速与山东路桥的规模及协同优势,并依托山东路桥的平台优势,聊城交发迅速突破这两个标签,从传统道路施工向区域一流综合基础设施建设服务商迈进。
一支来之能战、敢打必胜的职工队伍是公司发展最强大的依靠,随着深化薪酬分配改革、建立健全干部综合考核机制、完善绩效考核机制、“服务型总部”建设等改革措施的深入实施,职工的权益和收入保障会更合理、更完善,大家的心气会更足、干劲会更大,对未来的美好期许一定会转变为强大的发展动力。
“春江浩荡暂徘徊,又踏层峰望眼开”。当前,聊城交发正处于战略机遇与政策机遇叠加、发展量能与发展质效并重的关键节点,他们将奋进在时代的春天里,“山高而登,路远而行”的交发故事会更多、更精彩。
本版图片均为资料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