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3

我市推进初中“读写讲一体化”改革 2025年04月30日

本报讯 (杨先博 杨历斋) “临清市深耕阅读教育,民族实验中学以‘读写讲一体化’打造教学新范式,明德中学构建‘读书节’长效机制,初中教研室持续开展名著阅读同课异构,连续举办七届朗读者活动更让阅读从校园延伸至社会,形成传统文化与现代教育交融共生的生动图景。”4月23日,在聊城市初中“读写讲一体化”教学改革现场会上,临清市教育和体育局党组书记、局长胡楠介绍当地改革经验。

活动中,两节示范课生动诠释了“读写讲一体化”的教改理念。报告厅内,李玉玮老师的《人间烟火气》随笔展示课以生活为源,引导学生从日常阅读积累中捕捉细微情感,让写作成为心灵的自然流淌,展现“以读促写”的灵动课堂样态;录播室里,朱晓婷老师的《骆驼祥子》阅读交流课,搭建阶梯式阅读框架,借助思维导图、课本剧表演等环节触发学生阅读兴趣点,带领学生深入品味经典文本,实现从“碎片化阅读”到“深度建构”的思维跃升。

在临清市民族实验中学操场上,七年级学生集体诵读《中华魂》,与京剧念白的韵律、武术表演的刚劲,刚柔并济传递出经典浸润下的文化自信;情景剧《跨越时空的对话》,别出心裁,师生通过创意演绎与曾在此执教的诗人臧克家“隔空对话”,将先生诗作的阅读感悟融入情景表达,让历史文脉与现代课堂在对话中实现跨时空交融,生动诠释“读写讲一体化”的实践魅力。

“破解读写讲融合密码,阅读是精神的呼吸,更是成长的阶梯。”临清市民族实验中学党委书记马芹在《以阅读为翼,让教育向美而行》的分享中,揭秘学校十年深耕的“阳光读写”工程:构建“基础阅读、自由阅读、交流展示”三阶课程体系,配套“五个一”积累体系,让阅读从“被动任务”转变为“主动建构”,让书香成为学校名片。语文教研组长石爱梅则以《阅读赠予我们的》为题,介绍了学校通过“阅读交流课”“随笔展示课”自编“五个一”读本等形式,破解学生“阅读碎片化、写作同质化”难题,让学生从“畏难表达”到“眼中有光”蜕变。

此次现场会不仅展示了初中阅读教育的丰硕成果,更吹响了以文化人、以读促教的号角。聊城初中教育将以“读写讲一体化”改革为引擎,让书香浸润每一间教室,让文化滋养每一个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