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4

短视频推动中医药文化“活态传播”的策略 2025年09月18日

■ 张颖

《“十四五”中医药文化弘扬工程实施方案》提出,深入挖掘中医药文化的精神内涵和时代价值,充分发挥其作为中华文明宝库“钥匙”的独特作用,加大中医药文化保护传承和传播推广力度。短视频传播具有短、快、新等特点,越来越受到大众特别是年轻群体欢迎。在这种趋势下,中医药文化相关内容的短视频发展迅猛,极大满足了公众健康需求,提升了中医药文化的传播力和影响力。

顺势而为,构建中医药文化传播矩阵。我国中医药文化底蕴深厚、源远流长,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然而,“药香也怕巷子深”,中医药文化传播亟需创新表达方式。打造新媒体矩阵,赋能中医药文化传播。应看到传播形式创新对中医药文化推广的重要性,率先在新媒体领域开辟新路径。深耕B站、抖音、小红书等新媒体平台,通过“药材故事+养生食谱”等创新形式,将中医药典籍中的智慧融入现代生活场景,并转化为图文笔记与短视频。发挥主流媒体、官方平台的引导作用。充分发挥“官方话语权”,以正确、科学、严谨的短视频作品获得民众信赖,担当起中医药文化大众传播责任。改进和完善传播内容、传播手段,打造优质高效的短视频作品,让越来越多人感受到中医药文化的强大生命力。

技术赋能,打开文化传播的多维空间。短视频是极具视觉冲击力的传播手段,提升制作水平、强化关键技术,将有效激活中医药文化类短视频的创作潜力,为“数字中医”的融合创新提供更多可能。在AI、ChatGPT等技术热潮的冲击下,通过“人工智能+短视频”创作,加强短视频与智能化产业的深度融合,探索内容创作新、用户体验新的中医药文化传播模式,可以为中医药文化传播开辟新空间。如在注意力稀缺时代,虚拟数字人的出现,为中医药文化装上了“数字肉身”,其具象化、人格化的形象更加可亲可感,加速了中医药文化的大众传播进程。

规范传播,助力中医药文化焕发新活力。规范传播主体是前提。有关部门应加强监管,建立传播内容审查、传播责任追究等制度,加大信息发布监管、核查力度,对恶意歪曲事实的虚假信息及时删除和澄清。完善技术保障,构建平台审查、作者认证、双向监督的管理体系,为中医药文化传承创新发展保驾护航。优化短视频内容是重点。随着受众对高质量内容需求的增加,应更加注重短视频内容的生动性与易懂性,让“中医养生”“药食同源”等知识变得通俗易懂,使更多中医药文化内容“活起来”“亮起来”。

总之,短视频赋能中医药文化破圈传播,需要在守正与创新间找到平衡点,让古老的中医药智慧成为连接过去与未来的文明桥梁,最终在全球文明对话中重构文化话语权。

(2025年度聊城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中医药文化传承发展研究”专项课题阶段性研究成果,课题编号:ZXKT20252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