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4

浅谈AI赋能交通强国聊城样板建设 2025年09月18日

■ 蒋红帅

作为冀鲁豫三省交界交通枢纽城市,聊城积极响应国家《交通强国建设纲要》和山东省《交通强国山东示范区建设方案》战略部署,于2023年提出打造交通强国山东示范区聊城样板口号,全力建设综合交通基础设施、综合运输服务、融合智慧绿色创新、行业现代治理“四个样板”,加强基础设施“硬联通”、制度规则“软联通”,为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更加坚强有力的交通支撑。

今年,随着AI技术与各领域不断深度融合,为交通发展提供了新命题、新契机。我市需抢抓机遇,用好综合区位优势,推动人工智能在交通运输领域率先突破,为交通强国山东示范区聊城样板建设注入澎湃动能。

引导扶持,推动AI技术与交通运输深度融合。制定完善聊城相关法律法规,明确各方面的权责,为各种智能技术落地应用提供坚实的法律和制度保障。同时,在与AI相关的财政补贴、税收优惠、人才引进等方面出台扶持政策,不断提升对企业和人才的吸引力、吸附力,将更多优秀企业及人才引进来、留下来,涵养AI技术发展优生态。以AI技术研发项目为牵引,设立专项基金,鼓励产学研用深度融合,加强高校、科研机构与企业合作,加速技术成果转化。

制定标准,引领AI技术可持续发展。构建智能技术在聊城交通运输领域的本地化标准体系,规范数据收集、处理、应用等技术标准,保障全部采集数据、应用数据等本地大数据群安全可靠。同时,建立标准与规范执行监督机制,确保各项标准与规范有效执行,为AI技术在交通运输领域应用提供坚实的制度保障。

安全共享,发掘AI技术新动能。强化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积极对接国家和省平台,建立统一数据标准和接口规范,确保交通运输数据合法、合规、安全运行的前提下,实现不同交通运输系统间的跨平台数据实现互通与共享,推动数据资源充分利用与高效管理。加强AI数据质量管理,建立数据清洗、校验、修正机制,确保所有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深度挖掘和整合有价值的信息,推动数据开放与创新应用,鼓励交通运输行业数据向社会开放,构建开放共享的数据资源生态。

项目应用,推动AI技术创新升级。通过政策扶持与专项资金,支持智能技术在我市交通运输领域进行项目试点,包括研发、测试、应用等环节,让数字成果真正落地生根并转化为推动我市高质量发展的社会成果。同时,建立项目监督反馈机制,确保试点项目符合法律规范和技术标准要求,并定期评估项目实施效果,以结果为导向对我市智能技术发展方向进行动态调整。此外还应建立产学研合作机制,积极推动政府、企业、高校和研究机构之间的多维度纵深合作,形成产学研一体化的创新体系,从而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2025年度聊城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改革创新促高质量发展研究”课题阶段性成果,课题编号:NDKT20250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