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梁燕
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快,给社区治理体系带来新考验。在这一背景下,离退休人员参与机制凸显特殊价值。与传统志愿服务模式不同,当前部分社区实践呈现出将老年群体的政治优势和健康需求相结合而形成的新型参与形式。基于此,本文提出离退休人员助力社区治理的“政治引领+健康关怀”模式。
打造离退休人员参与治理的政治引领机制。要依靠社区党组织架构,把离退休党员的组织生活和社区治理实践紧密融合。如,社区可设立“银龄讲堂”,每个月安排离退休干部中的理论骨干来讲党课,结合当下时政热点以及社区工作实际情况来设计课程内容。在传授知识过程中,引导参与者围绕社区规划、矛盾调解等话题提出意见和建议。同时,定期举办“政治生日座谈会”,安排重温入党誓词、讲述奋斗故事等环节,让老党员在情感共鸣中强化身份认同。
构建保障可持续参与的健康关怀网络。合理运用文化资源,对社会化参与的深度影响重大。社区可挖掘老年群体熟知的内容,组织代际共同参与的民俗活动,如包粽子、写春联等。社区还可依托“老城记忆”口述史项目,邀请离退休人员担任社区文化讲解员,把个人经历变成活态历史教育资源,这样既能激发他们的参与热情,又能增强社区认同感。在配套建设方面,依托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搭建健康档案动态管理系统,针对常见慢性病开展专项管理工作。同时,配合定期的义诊服务与适老化健身指导,为离退休人员接受持续性社区服务提供身心保障。
构建灵活多元的参与方式与激励机制。社区可依据任务类型设置弹性岗位,有需定期值守的矛盾纠纷调解岗,也有灵活机动的文化宣传岗。在评价方面,社区可将服务时长、居民评分和专业评估三项指标融合,采用积分累计制得出季度评星结果,在社区公示栏和数字平台同步更新。邀请获评五星的志愿者进入社区“治理智库”参与重要议事,并将其治理经验汇编成案例集,用作培训资料。同时,积分兑换体系兼顾精神激励与生活关怀,除常见的日用品兑换,增设老年大学课程优先选课权、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等特色项目,以物质回馈和价值认可双重驱动,有效维持志愿者的参与积极性。
总之,“政治引领+健康关怀”双维互动模式为离退休群体参与社区治理提供了创新路径。该模式的关键作用在于建立精神引领与服务保障协同机制,让老年群体在获得价值认同与身心健康保障的基础上,实现从被动接受关怀向主动参与治理的角色转变。
(2025年度聊城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社会工作理论与实践研究”专项课题阶段性研究成果,课题编号:ZXKT20254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