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5

运用虚拟仿真技术讲活思政课 2025年09月18日

■ 王书丽

讲深、讲透、讲活思政课是提升思政课育人效果,发挥思政课立德树人作用的需要。如今,虚拟仿真技术赋能思政课已成为智能时代的教学新趋势。虚拟仿真技术能够创设逼真的虚拟环境,使学生身临其境地体验历史事件、社会现象和道德困境,从而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提高价值判断和行为选择能力,提升教学效果。

讲深:虚拟仿真技术助力思政课内容深度挖掘。一是还原历史场景,增强历史纵深感。利用虚拟仿真技术重现历史事件,使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历史氛围,更好地理解历史事件的背景、过程和意义,增强历史认同感和民族自豪感。二是模拟社会现象,提升现实洞察力。构建虚拟社会场景,例如网络舆论场、道德两难困境等,引导学生进行角色扮演和互动体验,在虚拟环境中观察、分析和解决社会问题,提升对社会现象的理解和分析能力。三是阐释理论原理,深化理论认知度。将抽象的理论知识转化为可视化的虚拟场景,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理论知识。

讲透:虚拟仿真技术助力思政课道理透彻阐释。一是多维度呈现,增强道理说服力。利用虚拟仿真技术多角度、多层次地呈现思政课教学内容,例如通过可视化数据、案例解析等方式,将道理讲清楚、讲明白,增强思政课的说服力和感染力。二是互动式体验,提升道理认同感。教师设计互动式虚拟仿真体验环节,例如虚拟辩论、VR模拟法庭等,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主动思考,在互动体验中加深对道理的理解和认同。三是个性化学习,满足学生差异化需求。利用虚拟仿真技术构建个性化学习路径,例如通过AI个性化学习,根据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认知水平推荐学习内容和方式,满足学生差异化学习需求,提高学习效率。

讲活:虚拟仿真技术助力思政课形式生动活泼。一是创新教学形式,增强课堂吸引力。利用虚拟仿真技术打造沉浸式、互动式的思政课堂,例如参观虚拟现实党史馆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课堂的吸引力。二是丰富教学内容,提升课堂趣味性。将虚拟仿真技术应用于思政课实践教学,例如虚拟访谈、虚拟调研等,拓展教学内容的广度和深度,提升课堂的趣味性和实效性。三是拓展教学空间,打破课堂时空限制。利用虚拟仿真技术构建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混合式教学模式,例如虚拟仿真实验平台、在线虚拟社区等,打破传统课堂的时空限制,降低社会实践成本,实现随时随地学习。

(2025年度聊城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阶段性研究成果,课题编号:ZXKT2025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