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姬翔) 9月30日,记者从市工信局获悉,茌平区铝制功能部件产业集群日前成功入选工业和信息化部公示的第四批国家级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名单。这是我市连续四年入围此名单。截至目前,我市拥有国家级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4个,占全省总数的六分之一(青岛计划单列市除外)。
茌平区铝制功能部件产业集群以汽车轻量化、高端医疗装备、市政家居用铝及绿色铝精深加工、航天铝材为发展方向,推进“以铝代铜”“以铝代木”“以铝代钢”,开发铝合金电缆、家具、锻造车轮等产品,形成了“电解铝—铝锭(铝杆)—铝板带(铝型材等)—铝制品应用—回收再利用”的全产业生态链。集群拥有山东省铝产业链“链主”企业信发集团,营收超百亿企业3家、超十亿企业9家。其中,铝合金保险杠市场占有率连续3年全国第一,热交换器在全国配件市场占比超40%,是长江以北最大的车用铝制品加工产品集散地。
国家级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认定标准高、竞争激烈,入选集群需在产业特色、企业集聚、资源配套、协同创新等方面表现突出。能够持续脱颖而出、屡获认可,充分体现了我市在产业集群培育方面的扎实工作和显著成效。
近年来,面对复杂多变的经济形势和转型升级的内在要求,我市迎难而上,积极应对,将培育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作为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多措并举、持续发力。以骨干企业为核心,以园区和集聚区为载体,分级分类建立集群培育库,开展“一对一”精准指导,加强动态监测与服务对接,有效破解集群培育周期长、见效慢的难题。目前,已培育市级集群32个、省级集群13个,省级集群数量居全省第3位,形成了层层递进、梯度发展的良好局面。同时我市实施优质企业培育计划,鼓励中小企业走专精特新之路,针对性开展固链、补链、延链、强链活动,产业链协同能力显著增强。截至目前,全市累计培育省级以上专精特新中小企业983家,数量居全省第6位,培育成效显著。我市围绕企业转型中的共性痛点,创新构建“政策牵引+把脉问诊+畅通对接+标杆示范”四维驱动服务模式,靠前服务、精准施策,有效激发企业转型内生动力,为产业集群注入新发展动能。今年以来,举办各类数字化转型赋能活动111场次,服务企业5719家次,推动1179家企业实施数字化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