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 周兴 马中飞
10月4日,“鲁超”联赛聊城主场对阵滨州的比赛在万众瞩目中激情上演。聊城市新闻传媒中心派出专业团队,依托全媒体矩阵,对赛事进行了全景式、立体化的宣传报道,通过电视、客户端、短视频平台同步直播,总观看人数超百万,成功将这场体育赛事打造成全民参与的城市盛事,充分展现了市级主流媒体在融合传播中的强大力量。
赛事盛况多屏共赏
全媒体直播观看人数超百万
比赛当日,聊城市新闻传媒中心构建了“电视大屏+新媒体小屏”的联动直播体系,确保不同受众群体都能便捷地观看比赛。在原有四大网络平台“新聊城客户端”视频号、“直播聊城News”视频号、新聊城客户端、“聊城日报”抖音号进行直播的基础上,还在聊城广播电视台民生频道进行高清电视直播,实现了传播效果的最大化。据不完全统计,通过电视和新媒体平台观看比赛的观众超过了百万。
报道体系多维构建
全景记录赛事台前幕后
为全面呈现赛事风采,中心旗下各媒体平台协同发力,打造了多层次、多角度的报道体系。《聊城新闻》栏目播发电视新闻2条,《民生新闻》推出专题报道并累计播发新闻4条,《聊城晚报》刊发系列报道2篇,对赛事进行了权威、深入的解读。传统媒体与新媒体各展所长,形成了覆盖赛事前瞻、现场直击、深度解析的全链条报道闭环。
宣传策划多元出击
营造浓厚城市体育氛围
赛前,一套精美的倒计时海报通过中心旗下微信、微博、客户端等全媒体矩阵发布,有效营造了浓厚赛事氛围。围绕赛事核心,中心策划制作了47条短视频及“一图读懂”等系列新媒体产品,以更灵活、更接地气的方式触达年轻群体。同时,在微博、抖音等平台开设#鲁超联赛#、#聊城足球#、#观球赛游聊城#等话题,积极发布赛事预告、交通指引等便民信息,将体育赛事与城市宣传、便民服务巧妙结合,营造了文明、热烈、有序的观赛环境,提升了城市形象。
团队协作高效专业
65人精锐力量保障播出
此次宣传报道任务的圆满完成,离不开一支专业、高效的团队。聊城市新闻传媒中心统筹调度,派出由直播技术、宣传报道、现场主持解说、氛围营造及综合保障等成员组成的65人团队。各部门通力协作,确保了从信号采集、内容制作到多平台分发的全流程安全、顺畅,展现了中心在应对大型活动直播报道时卓越的组织协调能力和专业的技术保障水平。
本次“鲁超”联赛聊城主场宣传报道工作,是聊城市新闻传媒中心深化媒体融合的一次成功实践。通过资源整合、平台联动与技术升级,中心不仅为市民奉献了一场精彩的体育视觉盛宴,更彰显了其作为区域主流舆论阵地所具有的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