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2

聊城 节水增效促进绿色高质量发展 2025年10月15日

本报讯 (记者 王培源) 冠县工业用水厂每年中水回用量约1280万立方米,按大明湖120万立方米的蓄水量来算,相当于每年节省10个大明湖……10月10日,记者从冠县了解到,冠县率先在全市打造首个中水回用项目“冠县工业用水厂”,有效解决了漏斗区地下水压采问题,减轻了城市供水压力和企业负担,实现了冠县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赢,而这也是我市节水增效促进绿色高质量发展的显著成效。

黄河水是聊城最重要的客水资源,年均引用黄河水占全市农业用水的70%以上。近年来,我市将加强农田水利建设作为农业节水增效的重要支撑,连续25年累计投资65.9亿元,大力实施引黄灌区节水改造工程,改善灌溉面积662万亩,新增年节水能力1亿立方米,新增粮食综合生产能力33万吨,为推动粮食增产、农民增收提供坚实保障。

聊城市作为北方缺水型城市,人均水资源占有量199立方米,仅为全省的三分之二,不足全国平均的十分之一。我市把加强水利改革攻坚作为提高用水效率的重要手段,积极推动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全面落实水资源有偿使用制度,扎实开展数字水利建设,以现代化、数字化、智能化手段,打破传统管理局限,提升水资源管理精度与效率,实现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的共赢。

此外,我市将加强节水示范引领作为建设节水社会的重要举措,坚持多部门协同联动,联合制定《聊城市创建国家节水型城市实施方案》,明确创建标准和职责分工;修订完善《聊城市城市节约用水管理办法》,明确新、改、扩建工程的节水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施工、投入使用,新、改、扩建公共工程全部使用节水器具。深入开展节水型小区、企业、单位创建工作,全市现有省级节水型企业(单位)43个,占非居民用水总量的68%;省级节水型小区54个,占居民用水总量的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