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 张目伦 本报通讯员 宿秉坤
“崔秀瑞骨折了还坚持工作,太令人佩服了!”10月11日,在聊城市生态环境局高唐县分局,提及环评科科长崔秀瑞带伤坚守岗位的事迹,同事们纷纷竖起大拇指。
1990年12月,崔秀瑞怀着对国防事业的无限热忱投身军营。2002年转业至聊城市生态环境局高唐县分局后,他将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的军人品质,无缝衔接到生态环境保护事业中。从环境监测的精密数据研判,到环境稽查的雷霆执法行动;从局办公室的统筹协调,到环评审批的科学把关,再到土壤固废管理的攻坚克难,他在不同岗位上实现着自我超越。
党员干部就是要给群众提供有温度的服务,这不仅是崔秀瑞的座右铭,更是他的行动指南。面对群众反映的异味扰民、污水排放等问题,他总是第一时间赶赴现场,以专业能力排查污染源,用耐心细致的工作态度化解矛盾纠纷,成为群众信赖的环保卫士。
“和崔科长共事十多年,他的‘三股劲’让我印象深刻:一是钻劲,每次新的政策法规出台后,他总是第一个学习好、研究透,再带着我们学;二是拼劲,全县环保审批事项全面启用中心办件管理系统时,他带领我们以攻坚姿态连续奋战了3个月;三是暖劲,对于群众不理解的问题,他从不推诿,总能耐心解释、彻底解决。他常说‘环保工作既要铁面无私,也要心怀百姓’,这句话我们始终记在心里。”说起崔秀瑞,该局监控中心主任尹承兵直竖大拇指。
今年4月,在检查农村污水治理设施时,因支撑板倒塌,崔秀瑞不慎坠入4米深的蓄水池,造成4根肋骨骨折。即使伤病未愈,他仍牵挂着尚未完成的工作,稍作休息就立刻返回了工作岗位。“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等不得、慢不得,我多耽误一天,群众就要多受一天影响。”
“崔秀瑞是环保战线的老黄牛,更是生态治理的排头兵。无论是急难险重的执法任务,还是烦琐细致的民生服务,他总能交出让组织放心、让群众满意的答卷。”聊城市生态环境局高唐县分局党组书记、局长侯立超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