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朱海波
志合者,不以山海为远。10月17日,“链动产业·共赢未来”——城市协同发展大会(聊城)暨产业链供需对接会召开,来自北京、上海、广东、浙江等27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300余家重点产业链优质供应商、采购商企业代表,知名企业、商协会负责人,科研院所有关专家,和省内外城市领导莅临。
高朋满座,胜友云集,广大企业、兄弟城市带着项目和热情来参加大会,他们将和聊城深度牵手,把产业链条串起来,让要素资源活起来,使区域合作热起来,通过这场相互成就的双向奔赴,激活更强发展动能,共创更加美好的明天。
聊城地处冀鲁豫三省交界,东接胶东半岛、西连中原腹地,是山东西大门、鲁西桥头堡,区位优势、交通优势得天独厚。近年来,聊城以开放促改革,与京津冀、济南都市圈、鲁豫毗邻地区、沿黄流域等重点城市建立了良好合作关系,在产业协作、服务共享等方面取得了积极成果。当前,聊城正立足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等重大战略叠加优势,加快打造山东服务融入新发展格局的西部“战略支点”、山东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的“两河明珠”城市,将持续释放战略红利。
产业是合作之基。聊城工业体系完备,拥有全国41个工业大类中的32个;精心培育起12条重点产业链,其中有色金属、农副产品加工产业突破千亿元,绿色建材、黑色金属、绿色化工产业超过600亿元,拥有信发铝电、鲁西化工、东阿阿胶等一批行业领军企业,连续三年入选全国先进制造业百强市;聊城农业特色鲜明,是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每天销往北京、上海、大湾区的高品质蔬菜超过200万斤,被誉为“中国蔬菜第一市”。在区域协同发展大潮中,在产业链、供应链、创新链协同发展中,聊城这座要素资源富矿,将大有可为、大有作为。
一流营商环境是聊城的金字招牌,也是最大底气。我们坚持“要素跟着项目走”,创新重点项目数字化全周期服务,助力重点项目早落地、快开工、稳达效;我们全面推行工业项目“拿地即开工”、审批“一次就办好”、房产“交房即办证”,打通服务企业“最后一公里”;我们建立“企业家日”、亲清会客厅等制度,为重点企业配备“一对一”服务专员,礼遇企业家、服务企业家。我们引导党员领导干部“提标提速提能力、敢闯敢干敢争先”,提振干事创业精气神,做服务企业的及时雨、助力发展的行动派,“三提三敢”成为聊城干部的显著标识。
来到聊城,一聊就成;常来聊城,多聊多成。我们期盼,更多优质企业、专家人才扎根聊城,更多兄弟城市牵手聊城,让我们携手并肩,在这片创业热土上逐梦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