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聊城幼儿师范学校 杨亦菲
初闻两河文明,是在一本泛黄的书中,寥寥数语,撕开了我认知的天幕,让两河文明的知识如浩瀚星河般汹涌而来。底格里斯河与幼发拉底河,那是文明最初的摇篮,孕育出了万千生命。楔形文字在石泥板上刻下了人类文明最初的雏形。《汉谟拉比法典》用冰冷的文字守护着世间的规则与法则。
我仿佛站在那片古老的土地上,残垣断壁在斜阳的照耀下沉默,像是在诉说着它当年的荣耀与辉煌,脚下的每一颗石子,无不承载着跨越千年的历史,在日光的照耀下熠熠生辉。风中似乎还回响着古老的歌谣,那是苏美尔人在歌唱着他们的信仰和生活,那一刻我与两河文明的距离,近得仿佛能听到它仍然炽热的心跳动着,似是永远也不会停歇。
而我所生活的城市,那座有着“两河明珠”美誉的聊城,同样有着两河文明的印记。黄河与大运河在这里交汇,孕育出了特殊而又多彩的文化,巍峨耸立的光岳楼,见证岁月的变迁。古老的运河水缓缓地流淌,诉说着往日的繁华。随着时代的变迁,生活品质不断提高,但享受现代生活便利的同时,我们也在不经意间对两河文明造成了伤害,随意丢弃的垃圾、对古建筑的破坏,让这些宝贵的文化遗产蒙上了一层难以去除的污垢。
文明的传承与守护,从来都不是空洞的口号,它需要每个人付诸行动,就像两河文明背后数以万计的坚守者所做的那样。如果你了解历史,可以向大家讲解;当文物古迹被人乱刻乱画时,我们也应出手制止。从我们身边的小事做起,让人们铭记这弥足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
文明是什么?它是古老的文化遗产,是古老文字里的智慧传承,亦是人们对美好的传承与坚守。两条河相遇,一条含着沙,一条握着草。两河文明,这条流淌了千年的文化河流,如今正需要我们以文明为笔,绘就新的篇章。
也许,我的力量很渺小,如微小的水滴,但无数水滴汇聚一起,便能形成奔腾的洪流,我愿成为这洪流中的一员,与千千万万志同道合的人,守护着两河文明,让它在历史的长河中永远闪耀着璀璨光芒。这份文明,不仅属于过去,还属于未来;不仅属于两河流域,更属于整个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