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侯玉霞
近年来,随着生育率的下降,相关产业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妇幼医疗机构也面临服务模式转型与专业能力提升的双重挑战。为适应新生育形势下的托育服务需求,妇幼医务人员需通过系统化培训,强化早期发展评估、婴幼儿照护指导等核心技能,同时与教育、社区等部门建立跨领域协作机制,共同构建托育服务专业化体系。
依托专业优势,强化专业培训职能。依托妇幼医务人员在婴幼儿健康照护、早期发展评估等领域的专业优势,为托育机构提供科学化、规范化的业务指导。通过定期开展婴幼儿健康评估、照护技能培训及应急处理演练,帮助托育从业者提升专业能力,同时结合婴幼儿发展规律设计个性化照护方案,保障托育服务质量与安全标准的有效落实;同时,联合高校及行业专家开发模块化培训课程,涵盖0—3岁婴幼儿心理发展、应急救护等核心内容,并通过定期考核与案例研讨保障培训实效;搭建妇幼医务人员与托育机构从业人员的交流平台,定期开展学术交流、经验分享等活动,促进双方在婴幼儿健康管理和照护服务方面的经验交流与合作,共同提升专业能力。
依托医疗与托育共建,发展医育结合新模式。建立签约服务机制,妇幼保健机构与托育机构签订服务协议,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为托育机构提供定期的婴幼儿保健、膳食营养、中医药健康管理等服务;为在托婴幼儿提供个性化的健康管理服务,如生长发育监测、预防接种提醒、健康咨询等;妇幼医务人员定期对托育机构的卫生保健工作进行检查和指导,包括环境卫生、设施设备消毒、传染病防控等方面,确保托育机构符合卫生标准,预防和控制传染病的发生和传播;为托育机构的婴幼儿建立健康档案,开展定期健康体检,对体检结果进行分析评估,及时发现潜在的健康问题,并提供相应的干预措施和建议,促进婴幼儿的健康成长;妇幼保健机构与托育机构联合开展育儿知识讲座、亲子活动、健康咨询等,向家长普及科学育儿知识,提高家长的育儿能力和健康意识,同时提高托育机构的服务质量和家长满意度。
依托成熟的医疗产业,推动托育服务行业加速发展。妇幼医务人员以扎实的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参与托育服务相关标准的制定和完善工作,如婴幼儿健康检查标准、营养喂养标准、卫生消毒标准等,推进托育服务的规范化和专业化;妇幼保健机构可联合相关部门制定科学合理的托育服务质量评估指标体系,包括卫生保健、养育照护、营养膳食、安全管理等多个方面,为托育机构的质量评估提供依据。
(2025年度聊城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专项课题阶段性成果,课题编号:ZXKT20253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