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尹肖寒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肥胖已成为影响我市居民健康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2025年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启动“体重管理年”三年行动计划,为推动科学体重管理提供了重要契机。在这一背景下,聊城市肿瘤医院营养科科研团队立足本地实际,开展了基于人体成分分析的体重管理营养干预体系构建研究,旨在为“健康聊城理论与实践研究”体系建设提供技术支撑和实践经验。
这项研究采用了随机对照的方法,纳入393名研究对象,其中,105名超重肥胖患者完成了为期3个月的营养干预。该研究团队创新引入新型人体成分分析技术,通过生物电阻抗法精确测量人体的体脂率、内脏脂肪面积等指标,突破了传统体质指数单一评估的局限性。该项研究建立了低中高三级风险分层营养干预体系,制定了差异化的营养干预方案,构建了多层级协作联动体重管理模式,实现了体重管理的全程化、系统化、精准化。
经过3个月的营养干预后,本研究取得了显著成效。参与者的内脏脂肪面积、体脂率、腰围等核心指标显著下降,证实了干预措施的有效性。代谢指标的同步改善,说明本干预方案不仅有效控制体重,还能多维度改善代谢水平,对预防肥胖相关慢性疾病具有重要价值。不同风险组别对干预措施的反应存在差异,这一发现证实了风险分层管理的科学性和必要性,为制定差异化营养干预方案提供了依据。
本研究所构建的多层级协作模式有效解决了传统体重管理中存在的“个性化不足、依从性差、缺乏持续追踪”等痛点问题。该模式的推广价值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技术路径清晰,人体成分分析技术的应用使得评估和干预更加精准;二是管理机制完善,多层级协作的模式确保了体重管理的连续性和可持续性;三是实施效果显著,研究数据证实了其在改善身体成分和代谢指标方面的双重效益。这些特点使得该模式具有良好的可复制性和推广价值。
聊城市肿瘤医院营养科科研团队构建的基于人体成分分析的精准体重管理体系,是推动我市肥胖防控工作向科学化、精准化、系统化方向发展的重要实践。这一举措不仅为个体提供了针对性的体重管理方案,也为我市推广科学体重管理提供了可复制的模式参考,有助于提升全民健康水平、建设“健康聊城”。这项研究的成功开展,标志着我市在科学体重管理领域迈出了坚实步伐,也为其他地区开展相关工作提供了有益借鉴。该模式的不断完善和推广,必将对改善我市居民健康状况、降低慢性病发病风险产生积极深远影响。
(2025年度聊城市社科规划“健康聊城理论与实践研究”专项课题阶段性研究成果,课题编号:ZXKT2025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