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5

莘县城乡医疗资源均衡配置的破题之道 2025年10月22日

■ 薛龙

莘县作为鲁西地区常住人口超百万的农业大县,其城乡健康资源配置与基层卫生服务能力,直接关乎全县居民健康福祉,课题组通过实地调研与数据梳理,总结实践成效、剖析问题,探索城乡医疗资源均衡配置的破题之道。

近年来,莘县医疗卫生事业发展成效显著。县级医疗枢纽能力跃升,县人民医院新区、中心医院、中医院等项目投入使用,建成胸痛中心等六大临床中心;依托“大爱莘医”智库(在册专家440余人)与省立医院(80余位专家入驻)、市人民医院(40余位专家入驻)组成的紧密型医联体,外科四级手术同比增长100.6%,预约诊疗精准至20分钟内,急危重症救治能力大幅提升。基层医疗硬件持续改善,所有镇(街)卫生院实现楼房化运营,90%以上拥有独立门诊楼与病房楼,创建省、市、县级示范村卫生室154处;3家基层机构建成社区医院,7家通过国家基层服务能力推荐标准,老年人体检设备覆盖24家乡镇卫生院,智慧化慢病随访设备覆盖90%以上村卫生室,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覆盖53.2万名居民。公共卫生防线不断加固,成立县疾病预防控制局,建成7处智慧化预防接种门诊,居民电子健康档案建档率达94.64%,完成65岁及以上老年人体检10.52万人。

调研数据也显示出短板。一是资源分布失衡,县级医院集中全县75%以上的CT、核磁共振等高端设备,部分偏远乡镇卫生院未配全DR等影像设备。二是人才“量质双缺”,乡镇执业医师数量仅为县级医院的28%,村卫生室大专以下学历人员占比65%;2021—2023年“县招镇聘村用”引进的120名医务人员中,45人离职(38人流向城市医疗机构)。三是服务实效不足,仅25%的乡镇卫生院能开展基础康复指导,慢性病管理、心理健康服务覆盖有限;家庭医生签约虽覆盖率高,但仅30%签约居民获得定期随访;近40%居民电子健康档案更新不及时,健康宣教多以发手册为主。

针对上述问题,需从三方面发力。一是优化资源配置,依托紧密型医联体搭建“县级—乡镇—村级”设备共享平台,调度基层闲置设备至偏远乡镇,制定县级高端设备分时共享方案;调整医保政策,提高基层门诊、住院报销比例,引导常见病患者下沉。二是强化人才支撑,放宽偏远乡镇招聘学历限制,对引进人才给予安家补贴、住房及子女教育保障;深化专家下沉机制,每年选派基层骨干赴省市医院进修;健全绩效考核机制,确保基层医务人员收入不低于县级同级别人员,完善养老保障。三是升级服务模式,推动基层从“诊疗”向“健康管理”转型,乡镇卫生院增设慢性病管理中心、康复科,利用智慧设备实时采集健康数据;规范家庭医生签约,按居民健康状况设计个性化服务包,引入第三方评估履约效果。

建议加强市级统筹,规划“莘县县域医疗协同带”,试点开通“基层就医便民专线”;归集设备共享流程、人才培训课件等形成数字化资源包;完善“县疾控局—乡镇疾控站—村联络员”三级疾控网络,深化医防融合。

(2025年度聊城市社科规划课题阶段性研究成果,课题编号:ZXKT20253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