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6

大学生不良体态干预路径探究 2025年10月22日

■ 叶仲秋 姚亭亭 魏愚

大学生群体作为国家发展的重要力量,其身心健康直接关系到人才培养质量与社会发展活力。近年来,大学生对手机、电脑依赖度高,日常生活中缺乏锻炼意识,肌肉力量薄弱,对不良体态的危害认知不足,导致大学生不良体态问题日益突出。异常体态问题不仅影响青年的外在形象,其危害还具有“累积性”,初期往往容易被忽视,等到出现明显疼痛或功能障碍时,矫正难度已显著增加,严重影响生活。

我们要充分认识大学生体态健康的重要性,将体态干预工作纳入学生健康管理体系,作为推进素质教育、保障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内容。以“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多方协同”为原则,着力降低大学生不良体态发生率,全面提升学生体态健康意识,形成学校主导、社会支持、个人自觉的常态化干预机制,助力大学生养成良好体态习惯,以健康体魄投身学习与生活。

个人层面强化自主管理能力。大学生需树立“主动健康”意识,养成良好行为习惯:一是控制电子设备使用时间,调整屏幕高度与坐姿,定时起身活动;二是制订科学锻炼计划,每周安排3—5次体育锻炼,兼顾有氧运动与力量训练,重点加强核心肌群、颈肩背部肌肉训练;三是关注身体信号,若出现持续颈肩腰背痛等症状,及时到正规医疗机构检查,避免问题加重。

学校层面完善教育服务体系。高校需将体态健康管理纳入学生健康服务范畴:一是加强课程建设,将体态健康知识纳入体育必修课与健康通识课,系统讲解体态形成原理、危害及矫正方法;二是建立筛查机制,每年开展一次大学生体态健康筛查,建立学生体态健康档案,对筛查出存在问题的学生进行分级干预;三是优化运动环境,增设校园健身设施,开设体态矫正特色课程,鼓励学生参与体育锻炼;四是加强宣传引导,通过校园广播、宣传栏、微信公众号等平台,定期推送体态健康知识,营造重视体态健康的校园氛围。

社会层面营造良好支持环境。政府、医疗机构、企业需发挥协同作用:一是卫生健康部门可联合教育部门发布大学生体态健康指南,明确体态健康标准与干预路径;二是医疗机构开设大学生体态专科门诊,提供专业评估与矫正服务,方便学生就医;三是企业可开发便捷的体态监测App、智能穿戴设备,帮助学生实时监测体态情况,提供个性化矫正建议;四是媒体加大宣传力度,通过公益广告、专题报道等形式,普及体态健康知识,引导社会关注大学生体态健康问题。

青年是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大学生的体态健康不仅关乎个人成长,更关乎国家人才培养质量。唯有个人主动参与、学校积极引导、社会全力支持,才能有效改善大学生不良体态现状,让广大青年以健康的体魄、昂扬的姿态拥抱青春与未来。

(2025年度聊城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阶段性研究成果,课题编号:ZXKT20253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