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o

用心用情守护“朝夕美好”

——聊城积极推进“医养育”一体化建设

■ 金增秀 周长才

“县中医医院提供的护理人员上门服务既专业又周到,真是太方便了!”莘县东鲁街道居民张大爷的话,道出了许多家庭的心声。

面对人口老龄化与托育需求激增的挑战,聊城以“医养育”一体化破题,让“老有颐养、幼有善育”的暖阳,照进寻常百姓家。

如何让医院服务的温暖,从机构延伸到社区、家庭?聊城给出答案:用“全链条服务”打通壁垒,让专业照护“无缝对接”。

全市482个家庭医生团队背着药箱走村入户,为老人提供上门巡诊、健康管理等服务;“九州优护”等平台的“网约护士”为失能、高龄老人提供线下护理服务,真正实现了“患者家中坐,护理上门来”。

在莘县,这样的守护更显精细。莘县中医医院康养院构建“六位一体”服务链,医护人员每日查房,急症患者通过绿色通道直转本院,健康管理、医疗、康复等服务环环相扣;张寨镇“医康养”中心则创新“公办医疗+民办养老”模式,让百余名老人享受到中西医结合的个性化康复服务。

全市实现老年友善医疗机构应建尽建,助老服务站有专人指导智能设备使用,绿色通道让急症患者不再焦躁等待,无障碍设施升级让患者的脚步更稳……这些藏在细节里的温度,让老年人就医更加舒心。

在守护“夕阳红”的同时,我市还创新幼儿托育服务,用心呵护“朝阳升”。我市推出“专业+志愿+家长”三位一体托育团队模式,鼓励职工参与托育志愿服务,邀请家长加入服务规划与监督环节,让婴幼儿照护从“机构的事”变成“大家的事”,凝聚起多方参与的托育服务合力。

“中心提供的托育服务让我们上班踏实多了!”家长的满意评价,源于高唐县妇幼保健院托育中心打造的“养育+医疗+教育”三位一体服务体系。该中心设置了保健室、母婴室,开发了音乐、艺术、思维等特色课程,并与医院其他科室联动协作,为在托婴幼儿提供全流程健康保障与科学照护。

为织密“一老一小”幸福安全网,聊城构建起专业团队、精细管理、安全网络“三维支撑”体系,让“朝夕相伴,老幼共托”成为社区新风景。其中,东昌府区组建了由护理员、心理咨询师等构成的跨学科专业团队,通过“月培训+老带新”,持续提升服务技能;成立家长反馈处理小组,通过需求调研、服务优化、效果评价,形成“精细管理—品质提升—群众满意”良性循环;制定严格安全规范与预案,配置适老适幼场地,为“朝夕”群体营造安心港湾,铺展开一幅“幼有善育、老有颐养”的幸福画卷。

“建立可持续支撑机制,是推动医、养、育深度互嵌的关键。”市卫生健康委党组书记、主任,市中医药管理局局长张月莲说,聊城以“朝夕工程”为抓手,在机构设置、服务标准上打破条块分割,形成覆盖全生命周期、融合发展的健康服务新格局。

从莘县中医医院的个性化康复服务到高唐县妇幼保健院的全流程托育服务,从家庭医生的药箱到医院里的助老通道,聊城的“医养育”一体化,正把“朝夕美好”的愿景,变成触手可及的民生画卷。

2025-07-18 ——聊城积极推进“医养育”一体化建设 1 1 聊城日报 content_73183.html 1 用心用情守护“朝夕美好”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