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实习记者张玉奇通讯员张绪江王浩庆)近日,聊城市退役军人医院成功识别并救治两名类卒中患者。“类卒中评估,需要医生有良好的知识储备和追根求援的精神。病人不明白、大夫不仔细,都可能使病人经济、心理负担加重,造成医保资金浪费。”聊城市退役军人医院神经三科主任林占奎说。
5月13日晚,聊城市退役军人医院来了一位左侧下肢麻木、无力表现为卒中症状的男性患者。林占奎检查后,诊断其应该为类卒中,可能是脊髓或马尾神经受累引起的卒中症状。后经磁共振验证,患者为黄韧带肥厚、马尾神经受累。经治疗后,患者已完全恢复。5月14日,一位女性患者因左侧偏肢体麻木无力也来到聊城市退役军人医院,同样被评估为类卒中。经磁共振检查,患者为颈髓缺血水肿,而不是卒中,医生直接进行静脉溶栓。经7天的治疗,患者完全恢复正常。
据林占奎介绍,卒中,是一种急性脑血管病,具有发病率高、死亡率高、致残率高、复发率高的特点,突发卒中的患者越早治疗就越有助于康复。在临床诊断和鉴别卒中时,首先要考虑到的就是卒中应与类卒中(也称假性卒中)区分开来,只有准确地评估,确定为卒中还是伪卒中,才可以精准治疗,加快救治速度,为患者生命健康安全保驾护航。
据了解,聊城市退役军人医院神经三科以打造卒中中心为目标,一直持续不断地改进卒中患者诊疗流程,打造优质、快捷的卒中绿色通道。经过不懈努力,近一年来,已有近20名脑卒中患者在时间窗内得到了静脉溶栓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