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城日报全媒体记者蒋红帅通讯员李宝记
2020年12月14日,气温虽然在零度以下,但阳光很好。中午时分,莘县莘州街道前十里坞村村民王长林开始了他的巡逻工作。
“每天村里房前屋后有树木的地方、地头路上栽树的地方都得巡视一圈,主要看看有没有放羊的,怕羊啃了树皮。再就是树下的落叶也得及时清理,担心孩子们玩火,点着叶子烧了树木不说,还容易引发火灾。”王长林一边巡视,一边告诉记者。
王长林是前十里坞村的一名贫困户,同时也是该村的“林长”,负责村子所有树木的管护工作。在莘州街道,像王长林这样的“林长”村村都有。街道、村两级“林长”定期开展巡林活动,不定期对栽植的树木进行浇水、剪枝,保证绿化效果。
2019年,莘州街道开始建立“林长制”,并坚持把“林长制”工作同“建设生态、绿色、宜居莘州”和“美丽庭院”工作结合起来,一起部署,一起落实。经过两年的深入开展,目前,莘州街道建立健全了街道、村两级“林长制”网络化工作体系,根据辖区林业资源实际,在各村整治人居环境的基础上,在村内道路两侧宜林则林、宜绿则绿。2019年以来,辖区内30个村都根据村庄实际进行了绿化,共栽植林木73公顷,主要品种有白腊、冬青、法桐、紫叶梨、垂柳等,其中有10个村庄达到森林村居标准。
“原来街道或村里种了树,因为没专人负责,被破坏、遭砍伐行为非常普遍,年年种树不见树。现在各村有了‘林长’负责,村里哪个位置有哪些树他们门儿清,并且通过建立台账,就像给树木建立了‘户口’,少一棵树立马看得见,真正实现了‘林长治’的效果。”莘州街道党工委书记安大为告诉记者,自开展“林长制”工作以来,莘州街道未发生一例违规违法砍伐林木的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