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o

聊城职业技术学院学生冯霞

在抗疫志愿服务中展现青春担当

冯霞正在进行志愿服务工作。图片均为受访者提供

冯霞

□ 刘小希 任伟

4月25日下午4时许,满头大汗的冯霞推门走了进来。“她就是那个来自贵州的大一学生,一直坚守在咱们学校的抗疫一线!”看到她后,冯霞的班主任,聊城职业技术学院教师张博文如是介绍道。

此刻的冯霞,刚从学校核酸检测的现场回来,气还未喘匀。从当天下午1时30分起,她便穿着防护服,志愿为全校做核酸检测的师生录入信息。实际上,从今年3月起,冯霞一直在抗疫一线从事志愿服务工作。

志愿服务工作,说起来“云淡风轻”,但做起来实属不易。每次志愿服务工作中,冯霞往往要连续录入近3000条信息,眼睛干涩、肩膀酸痛是常事。天气越来越热,防护服也越来越闷,有时一场检测后,她里里外外的衣服都被汗水浸透了。除了配合学校的核酸检测工作,冯霞还主动担起了维护餐厅就餐秩序的任务,等同学们测了体温、有序入座后,她才得以喘口气,休息一下。

冯霞不仅在学校积极参与抗疫志愿服务,在自己的家乡,她也积极担当,为抗疫贡献自己的力量。

2022年春节前夕,冯霞的家乡,贵州省安顺市也出现了新冠肺炎疫情。放假在家的冯霞没有待在家中,而是毅然去当地政府报到。“最开始,我只负责外围工作,但随着核酸检测工作量的增加,我就被派往一线辅助医务人员进行核酸检测采样工作。”冯霞回忆,在长达4天3夜的不间断工作后,所有的核酸样本顺利检测完毕,结果全部为阴性,“那一刻,我觉得我们的努力没有白费!”冯霞说。此次志愿服务也获得了家乡的肯定,当地政府还专门向聊城职业技术学院发来表扬信,对冯霞的勇于担当进行了表扬。

不管是助力家乡抗疫,还是作为志愿者协助学校防疫,在冯霞看来,这都是她应尽的职责。“18岁时,我开始独自生活。当时,如果没有学院老师耐心地劝说以及贴心地帮扶,我早已放弃继续求学的念头。如今,能为学校多做些工作,也是我回报学校和老师的一种方式。”

冯霞的事迹,也是聊城职业技术学院志愿服务、资助育人反哺社会的真实写照。学校将青年志愿服务工作作为品牌工程加以创建,打造了“1+4”青年志愿服务体系,推出“志愿服务+资助育人+青鸟计划”三方融合的实践样板,致力于培养学生“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服务精神。如今,聊城职业技术学院越来越多的学子和冯霞一样,在志愿活动中展现出青春担当。

2022-04-28 聊城职业技术学院学生冯霞 2 2 聊城晚报 content_11184.html 1 在抗疫志愿服务中展现青春担当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