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6天接报火警900余起 超9成与飞絮有关 飞絮不但易燃而且影响精密仪器测量准确性
扰人的飞絮
本报记者 张承斌
本报通讯员 王彩霞 李金霞
进入5月以来,到户外活动的市民,即便戴着口罩,依然受到飞絮的困扰。
飞絮,除了让人身体不适,还存在安全隐患。我市消防部门的统计数据显示:今年5月2日至7日,全市范围内共接报火警900余起,比往年同期翻了好几番,其中,9成以上都与飞絮有关。
飞絮来自哪里?有哪些危害?为何今年数量明显增多?对于广大市民近日非常关注的飞絮问题,本报记者进行了探访。
飞絮来源
主要是杂交系黑杨雌株
“带孩子出门活动,到处都是飞絮,真是添堵啊!”“我有过敏性鼻炎,一到这个季节就容易加重,这飞絮可让我遭罪了。”“戴着口罩也不行,它到处飞,特别是骑车时,一旦飞入眼里极为难受,突然停车还不安全。”5月11日,记者在街头采访时,提起飞絮,不少市民诉苦。
飞絮来自哪里?聊城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经济技术开发区分局局长杜忠元介绍,飞絮是杨柳树种子上附属的白色绒毛,每年一次。目前,我市飞絮污染源主要是杂交系黑杨雌株,4月25日前后开始飘絮,5月10日前后为飞絮集中扩散期,将持续到5月20日。4月25日以来,我市无明显降雨,且天气干燥、风力较大,造成今年杨树飞絮飘浮严重,给广大市民生产生活带来了困扰。
飞絮危害
易燃且影响精密仪器测量准确性
杜忠元表示,杨柳飞絮危害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对群众身体健康造成危害,飞絮携带的大量致敏花粉、灰尘和细菌容易引发鼻炎、哮喘等疾病;二是对交通安全和公共安全造成影响,飞絮经常堵塞汽车水箱散热片,致使水箱“开锅”车辆熄火,也会遮挡行人和车辆视线,影响交通安全。飞絮易燃,接触明火极易导致火灾,给公共安全带来隐患;三是干扰正常工业生产和科研活动,飞絮会对仪器设备运转构成一定威胁,特别是影响精密仪器测量准确性等。
记者从聊城市消防救援支队了解到,今年5月2日至5月7日,全市范围内共接报火警900余起,其中,和杨柳絮有关的超过9成,且多发生在乡镇、农村地区的户外场地,如小树林、草坪、堆垛、场院等。
飞絮治理
修剪、打针、喷水 制订树种淘汰计划
飞絮带来的不利影响如此多,如何应对?记者了解到,为给市民营造健康良好的出行和生活环境,我市各相关部门分别采取了措施。
以聊城市城市管理局园林管理服务中心为例,该中心每年都对权属内杨柳树采取一系列措施治理杨柳絮:通过冬季修剪工作,减少雌性杨柳枝干。2021年,该中心结合冬季修剪,对权属内1625棵杨柳树实施了修剪,对1791棵杨柳树实施了截头处理,以降低今年春季杨柳絮产生的概率;积极引用杨柳絮抑制剂药物注射技术,减少飞絮。2021年,该中心共对3200棵杨柳树注射杨柳抑制剂8000支,今年春天,已对约4100棵杨柳树注射抑制剂1万余支。通过对比观察,发现使用药剂的单株抑制花开飞絮的效果平均达70%以上,部分防效能达到90%,防治效果明显。在飘絮季节,加大水雾喷水。针对季节性飞絮现象,该中心每年从4月初开始,利用水车和喷雾炮车对绿化带和行道树上空进行不间断地喷水防絮除尘,今年更是加大了喷洒力度,为防治杨絮飘扬以及火灾隐患,共出动洒水车283车次。
此外,今年入春后,聊城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对我市杨柳雌株更换进行了部署,要求各县(市、区)尤其是主城四区做好杨柳雌株标记、制订杨柳飞絮污染树种淘汰计划。
现实情况
我市杨树存量较大 有90余万亩
据杜忠元介绍,我市是板材加工初级产品供应地,杨树存量较大,并广泛用于生产胶合板、单板层积材、家具、纤维板、刨花板、造纸。我市杨树还广泛用于生态防护林、农田林网、通道绿化,在防风固沙、吸收废气功能、维护生态安全、塑造河流沿岸景观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此外,杨树生长速度快,能够较快产生经济效益,因此,其栽植具有良好的群众基础。据统计,目前,全市杨树面积有90余万亩(1亩约合666.7平方米)。飞絮是杨树和柳树自然繁衍的产物,其本身没有危害,聚集多了就产生了污染和安全问题,从这个角度来说,协调推进生态安全和飞絮污染树种更换需要一个过程。
做好防护 从这些细节入手
5月份以来,聊城市绿化委员会办公室和聊城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发出《关于做好杨树飞絮安全防范倡议书》,就如何做好日常健康防护,减少飞絮带来的不适感为广大市民支招。
外出时佩戴防尘口罩、墨镜、防护镜、纱巾等,尽量不穿易黏附飞絮材质的外衣,有效遮挡飞絮。
一般来说,10时至16时是飞絮的高发时段,易过敏人群户外锻炼时尽量避开这个时间段外出。如果一定要外出,选择飞絮较少的时段,如清晨、夜晚或者雨后。
外出回家后,及时用清水清洗面部,用生理盐水清理鼻腔、口腔,及时清扫外衣上的飞絮。
飞絮高发期尽量减少开窗时间,及时清理或喷水湿化室内飞絮,尽量减少在室外晾晒衣物,防止飞絮黏附。
在飞絮季,老人、孩子等容易过敏的人群日常饮食要以清淡为主,多喝水,多吃水果、蔬菜等富含维生素C和维生素E的食物,缓解过敏症状。
注意调整情绪,保持心态平和,若出现打喷嚏、流鼻涕、咽喉发痒、干咳、气喘、皮疹等症状时应及时就医。
定期打扫汽车内部,及时清理飞絮和灰尘,对飞絮聚集区域采取喷水、清扫处置。
注意消防安全,严禁乱扔烟头,严禁明火引燃飞絮。
文/张承斌 王彩霞 李金霞
(本版照片均由受访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