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o

“俺这笔老账收回有指望啦”

本报记者 孙克锋 本报通讯员 杨洋

5月12日,张善国将一面锦旗送到高唐县法律援助中心、高唐县一站式矛盾纠纷调解中心,对法律援助律师、调解员表示感谢。张善国为什么送锦旗?背后的故事是怎样的?

年逾六旬的张善国是一名退役军人,疾病缠身,每月都需支付一大笔医药费。他有一个“忘年交”,叫林晓辉。2015年,张善国将自己的积蓄6万元借给林晓辉去创业,不承想,林晓辉在2016年还了9000元钱之后,便杳无音信。

4月6日,自感索债无门的张善国走进了高唐县法律援助中心,寻求法律援助。“你们是不是只援助特别困难的啊?俺现在这个情况,确实生活压力大、困难多,但也没穷到揭不开锅,俺是不是不符合条件啊?”张善国有些担心。“您多虑了,我们法律援助不仅设有退役军人优先机制,对退役军人经济困难状况审核的限制也放宽了不少。一般情况下,家庭成员人均收入不足当地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2倍,可以申请法律援助,但对您这种情况可以放宽到3倍。”法律援助律师梁书磊热情地接待了张善国,他将一张白纸铺在办公桌上说:“我给您算一算,您每月有3000多元的退休金,需要维持您和老伴两人的开销,完全在我们对退役军人的服务标准之内。您这个案子,我们接定了!”

梁书磊的一席话解开了张善国的心结。考虑到该项小额债务纠纷事实明确、尚未提起诉讼,梁书磊建议援助中心启动高唐县创新实施的民生工程“援调对接”机制,将该案转交一站式矛盾纠纷调解中心进行调解。专职人民调解员郭广才、张洪礼经多方联系,找到了林晓辉。通过拉家常、摆事实、讲道理,林晓辉终于吐露心声。

林晓辉曾吃住在张善国家,有一次,讲到自己想投资生意却没有资金,张善国二话没说就将6万元积蓄拿了出来,让林晓辉的心里充满了温暖与感激,当下就写下借条,还约定了支付利息。不承想,林晓辉投资失败、血本无归,现在也是勉强维持生活,根本无力偿还张善国的借款,所以更加无颜面对张善国。

一边是因疾病缠身需要支付大笔医药费的张善国,一边是穷困潦倒的林晓辉,调解员们与援助中心商议后,最终确定了用诉前调解的途径、分期还款的方式实现“案结事了”。在庭前调解阶段,在法官、援助代理律师和调解员的共同见证下,双方当事人认可6万元的借贷事实,之前已归还的9000元中包含约定利息4000元。对于尚未偿还的5.5万元借款,双方约定,自5月底开始,由林晓辉每月偿还张善国800元,直至完成所有还款额为止。如林晓辉未按月履行还款义务,则由法院启动强制执行程序,对林晓辉的财产进行查控用以强制还款。

“还是你们的办法好!”面对这份“判决”,张善国竖起大拇指,“这下不但林晓辉不作难,俺这笔老账收回有指望啦!”

(文中人物张善国、林晓辉均为化名)

2022-05-16 2 2 聊城晚报 content_11908.html 1 “俺这笔老账收回有指望啦”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