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o

错过抢救“黄金时间窗”

规范治疗让脑卒中老人转危为安

本报记者 鞠圣娇

“老人家情况怎么样?”“挺好,感觉比前两天腿脚有劲儿了,扶着我能走一段路了。”5月17日早上,聊城市第三人民医院神经内科一病区,医师赵彩君、冯博等查房时来到患者王秀英(化名)床前,了解她的病情。“真想不到俺妈这种情况还能恢复到这种程度,真是谢谢你们。”王秀英的家人李耀林(化名)拿出一封感谢信,塞到赵彩君手中。

99岁的王秀英,平时除了有一些老年痴呆的症状外,身体硬朗、生活能自理。4月底,家人发现她左侧肢体活动不便,就把她送到了家附近的医院,检查后,确诊为急性脑梗塞。然而王秀英的病情并没有随着治疗的深入而好转,还出现了喝水呛咳、吞咽困难的情况。

5月3日,家属带王秀英来到聊城市第三人民医院,但此时,已经错过了卒中抢救的“黄金时间窗”,无法再进行溶栓、取栓治疗,卒中单元的规范化治疗成为此时王秀英的“救命法宝”。神经内科一病区医护人员在主任赵彩君、护士长周新芝、副主任冯博的带领下,结合老人的病情制定了规范的综合治疗方案,一边为老人用药改善脑部血管供血情况,一边请康复科、营养科、呼吸内科、内分泌科、心内科、血管外科联合会诊,为王秀英进行全面的诊疗。

从左侧肢体无法抬起到可以下床活动,再到能在他人的搀扶下步行100米左右,十几天来,王秀英的变化让家人感到欣喜。而且她的吞咽、言语功能也在恢复,可以自主进食少量糊状食物,也会拱手向医护人员表示感谢,回答一些简单问题,这离不开聊城市第三人民医院多个学科医护人员的努力:药物和康复训练双管齐下促进老人脑功能的恢复,营养科医师制定了合理的营养处方,保证王秀英卧床状态下能摄入足够营养,康复师对她进行一对一指导,提高了康复效果。

“年龄不是溶栓治疗的禁忌,积极治疗有助于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如果老人发病后能第一时间来到医院或拨打120急救电话,通过绿色通道或5G移动CT卒中救护车,能得到更快速救治。”聊城市第三人民医院神经内科一病区主任赵彩君说,科室早在2010年就成立了规范化的卒中单元,救治了大量脑卒中患者。4年前,科室曾为一名92岁脑卒中患者进行了溶栓治疗,如今,老人依然能生活自理。如果这位老人当时没有得到规范、积极的治疗,可能会面临堆积性肺炎、褥疮、深静脉血栓等风险。

2022-05-20 错过抢救“黄金时间窗” 2 2 聊城晚报 content_12211.html 1 规范治疗让脑卒中老人转危为安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