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o

监控抓拍+案例分析+路面布控 聊城交警“多措并举”提醒你——

天热了 别把头盔当“累赘”

本报记者 赵艳君

5月22日,聊城交警官方微信平台曝光了10名不佩戴安全头盔的电动自行车骑行人员,地点涉及城区多个路口。早在今年初,聊城交警部门就采用人脸识别+曝光的方式,提醒市民骑车佩戴头盔,行路注意安全。

与此同时,该微信平台同一天的另一篇推文,用两个相似案例再次证明,遭遇车祸时,电动自行车骑行人若规范佩戴头盔可“逃过一劫”。

关键时刻,戴头盔和没戴头盔就是生与死的区别。

5月16日,一早上班的市民陈香(化名),骑行共享单车行至东昌路与光岳路交叉口时,因没有佩戴安全头盔,被执勤交警拦下并进行了相应处罚。

聊城交警再次提醒市民,作为电动车骑乘者的最后一道防线,头盔能在最危险的时刻救人一命,“炎炎夏日到来,有些电动车骑乘者以天热为由把安全抛之脑后,但流汗与自身安全相比,实在算不上什么。”

骑车不佩戴头盔

10人“榜上有名”

5月22日,又有10名电动自行车骑行者,因为没有佩戴安全头盔被聊城交警部门“点名”,并全城曝光。接下来,交警部门将持续对摩托车、电动自行车骑乘人员“不规范佩戴安全头盔”的违法行为进行曝光。

处罚不是目的,曝光不是出丑。

早在去年12月份,聊城市公安局交巡警支队指挥中心,就对城区各大路口等红灯的电动自行车骑乘人员不佩戴头盔行为进行抓拍,并予以曝光,其最终目的是让骑电动自行车上路的市民,养成良好的交通安全习惯。

如今,炎炎夏日到来,一些电动自行车骑行者以容易流汗、影响发型等为由,拒绝佩戴头盔,把安全抛之脑后。甚至还有人和路面查控的交警,玩“躲猫猫”游戏——看见前面有交警检查时,就立马停车戴上放置在车筐里的头盔,一旦“安全”通过路口、远离交警视线,便立即摘下头盔,继续“光头”上路。

“作为骑乘者的最后一道防线,头盔能在最危险的时刻救人一命”,对于上路仍不佩戴头盔的任性市民,聊城交警提醒说,“冬天冷,戴头盔冻耳朵”“夏天热,戴头盔会出汗”“戴头盔会影响发型”等理由,都不能成为不佩戴头盔的借口。相反,它不仅不会挡住你的“帅气”,还会在关键时刻为你的生命安全加分。

关键时刻佩戴头盔

可帮你“逃过一劫”

生死之间,只差一顶安全头盔。越来越多的事例证明,这绝不仅是一句宣传口号。

前不久,高唐县街头发生了一起因“规范佩戴安全头盔而成功保命”的事情。

5月5日早晨7时40分许,高唐的张某驾驶小型轿车与驾驶电动自行车的王某相撞,造成王某受伤,两车不同程度损坏。

事故并不复杂,但值得一提的是,王某因规范佩戴了安全头盔,两车碰撞之后,其头部得到了头盔的充分保护,经医生检查,伤势轻微,“不难想象,若当时王某没有佩戴安全头盔,汽车前挡风玻璃对头部的首次猛烈撞击和摔倒在地上时头部与地面的二次撞击,极容易导致颅脑严重损伤出现生命危险”。事后,处理事故的交警心有余悸。

监控抓拍、案例分析、路面布控,为什么交警一直“苦口婆心”提醒市民,一定要戴好安全头盔呢?当事故发生时,头盔可吸收大部分撞击力,起到缓冲、减震的保护作用,可使受伤率下降70%,死亡率下降40%。“关键时刻,戴头盔和没戴头盔就是生与死的区别。”

2022-05-24 监控抓拍+案例分析+路面布控 聊城交警“多措并举”提醒你—— 2 2 聊城晚报 content_12370.html 1 天热了 别把头盔当“累赘”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