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o

“大单”从天而降?骗子在演“双簧”!

东昌府警方发布预警通报,破解面向餐饮行业的新型诈骗手段

本报记者 赵艳君


原以为天降好事接个“大单”,最后却发现是骗子在演“双簧”。最近几天,聊城城区某酒店负责人吴乔(化名)有点哭笑不得。

事情要从一个月前,该酒店前台接到的一个陌生来电说起。

4月21日晚7时35分,酒店订餐电话突然响起,来电号码为“131”开头的手机号,号码归属地显示是广东广州。电话中,一名操着南方口音的男子,声称要连续十天预订晚餐,每天都需要安排三桌饭菜。

毫无疑问,这的确是个“大单”。因为对方一直要求和酒店负责人通话,所以接电话的工作人员立即喊来吴乔,详细和男子商谈订餐细节。再次重复自己的需求后,男子随即提出,宴席上所用的10箱红酒由他指定,而且可以给吴乔介绍供货商。双方商谈之后,基本确定合作事宜——男子提前结清宴席费用,吴乔从指定红酒经销商处进货,甚至可以从中赚点“差价”。如此一举多得的事情,吴乔瞬间动了心,遂安排助手晓美(化名)接手这个业务。

次日上午10时50分许,男子通过微信将一张假的汇款电子回单发给晓美,上面显示57780元餐费已经“汇入”酒店账户,对方谎称因为跨行转账,费用将延迟两小时到账。在这期间,男子一再催促晓美垫付购买红酒的货款,并声称济南的红酒供货商已准备安排最后一班物流发货,“错过就来不及了”。

见对方催得如此急,且5万余元的餐饮费用尚未到账,晓美隐隐感觉有些不对劲,和吴乔商议之后,两人决定换种方式回复男子。“我们告诉他,酒店老板刚好在济南出差,可以直接将红酒捎来,货款当面给供货商结清。”吴乔说,没想到,男子听到这样的回复,直接挂掉了电话,再也没有联系,“这个时候,我们才意识到自己差点上当受骗”。

又过了半个多月,5月13日,又有类似电话打到酒店,内容一样,套路一样,结果也一样。

“这其实就是一种老套路、新形式的诈骗,对方以‘订餐需要指定红酒’为由,通过发送伪造的付款记录,博取店家信任,诱导其通过第三方进货,从而实施诈骗。”5月18日,聊城市公安局东昌府分局反电诈中心民警陈以潮介绍,最近,这种骗局在其他城市也时有出现。为此,警方提醒广大餐饮商家,涉及大额订单,一定要多方考虑,如果对方要求垫付货款,一定要保持清醒,“切记,付款凭证也能造假,相关事宜尽量面谈。宁可少接一个大单,也不要让自己辛辛苦苦挣来的血汗钱被骗走”。同时,警方第一时间发布了预警通报,提醒聊城餐饮行业经营者注意防骗的同时,也逐一破解了骗子的套路和手段。


■ 相关链接

这种“大额订单”千万别接


5月18日,聊城市公安局东昌府分局新型犯罪研究作战中心,针对近期聊城出现的餐饮“大额订单”诈骗作出提醒,并破解、公布了骗子的套路和手段——


谎称预订大额订单骗取信任。

骗子以预订餐饮大单为诱惑,借助电话、微信等方式联系餐饮企业负责人,迷惑当事人。


声称需采购指定产品。

在获取受害人信任后,骗子会声称需要某些特定的酒水或食材产品,让老板帮其准备。为了这笔大订单,许多受害人会选择铤而走险,陷入了骗子精心编织的圈套。


二号角色“供货商”出现。

骗子会为受害人提供“供货商”联系方式,诱导其通过该“供货商”进货,其实这些所谓的“供货商”就是诈骗分子同伙或本人,受害人在与“供货商”联系过程中,对方便会要求收取“定金”或“货款”,还不支持“货到付款”。


一旦收款就会“闪人”。

如果受害人答应支付,骗子收款后会立即消失。


东昌府警方提醒,广大餐饮企业经营者手机号等信息处于“半透明”状态,骗子可轻松获取,当接到订餐电话时,餐饮企业负责人需要保持清醒,不要先行垫付相关费用,尽量面谈相关事宜,以免被骗。


文 赵艳君

2022-05-24 东昌府警方发布预警通报,破解面向餐饮行业的新型诈骗手段 2 2 聊城晚报 content_12373.html 1 “大单”从天而降?骗子在演“双簧”!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