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乡北八庄胡同:胡同名里藏着临清城变迁史
文/图 本报记者 赵宗锋
5月10日上午,在临清市城区南部东夹道街南首,61岁居民徐富国走出家门。他的面前,是一条东西走向、100多米长的胡同,一直通到西夹道街。
“别看这条胡同不长,名字里有学问。”徐富国笑着说。
南乡北八庄胡同,名字有点拗口。明明位于城南,是老人嘴里常说的“南乡”,却又有个“北八庄”的名称。一南一北看似矛盾,却反映出临清这座城市某个阶段的发展历程。
一条小小胡同的名字里,藏着一座城的变迁史。
一条胡同的“南北”之变
北八庄,就是“北八里庄”的简称。
在聊城不少地方,距城几里,就叫“几里村”“几里庄”或“几里铺”。在临清也是这样,名为“八里”的村庄有多处,如前八里村、后八里村、甄八里村、范八里村等,“北八里庄”就是如此,因在城北八里而得名。
当然,这里的“城”不是现在的临清城。
自西汉建制至今两千多年,历史上的临清几易其名,县治城址也多次变更,像极了漂泊的“游子”。1127年,为避水患,临清县治所自临西故城仓集镇迁徙至卫河东岸的曹仁镇(今临清市旧县村),在这里建仓储粮,逐渐发展成为经济大县。《金史》有载,临清有河仓,镇一曹仁。
有一个小村庄正好距县城曹仁镇八里,因其又在城北,故名北八里庄。
事实上,作为运河岸边漕运粮仓所在地,曹仁镇也的确有着成为县治所的得利条件。不过,生逢乱世、百业萧条。金元之战频仍,让曹仁镇渐趋没落。
一条河的诞生,让临清城的“新家”日渐清晰。1289年,元世祖下令开凿会通河,会通河在曹仁镇以北约5公里处与御河交汇。这个交汇点,成为南北水运枢纽,贩夫走卒越聚越多,很快发展成为一个新兴集镇——会通镇。
依托会通河之交通便利,会通镇得以迅速发展,其繁华程度很快超过当时的县城曹仁镇。明洪武二年(1369年),临清迁县城至会通镇,就是如今我们看到的纸马巷的位置。而此时,北八里庄位置已经在城区以南了,故有“南乡北八里庄”之称。
事实上,不只南乡北八庄胡同,从如今临清市民的“南关(村)建在北关(村)北,北关(村)位处南关(村)南”等趣谈中也可以看出,不少有意思的地名,都是因临清城址迁移致方位变换形成的。
一个地名的几度更迭
一条胡同名称里所承载的城市变迁史,看起来并不复杂,因为它只是临清这个“游子”漂泊生涯的一个章节。但如果我们在时光轴上回望临清城的整个变迁历程会发现,临清城有今天,经过了几次名称更迭,与“河”更是关系密切。
夏朝属兖州之域;商末为古沙丘地;自周成王至春秋,属卫地;战国烽火里,一度为赵地,秦灭六国封36郡,又属钜鹿郡。可以说,在漫长的时光里,临清只是一个地方,没有行政建制,也不存在“临清”这个名字。
西汉置县,但不叫临清,叫清渊县,一直到东汉末年分三国,这一状况未曾改变。西晋咸宁年间,清渊县改名了,但改成了清泉县。而到了南北朝时期的后赵建平元年(公元330年),清泉县再次改名,改为临清县,治所位于现在的冠县清水镇,“临清”二字终于闪亮登场。
临清,有“临近清河”之意。从河南内黄发源的清河古称“卫河”,流经临清,此后与古运河合流,有了新的名字“卫运河”。
北魏年间,重新设立清渊县,并另外找出一块地方,设临清县,二者并存。后来的北齐和隋初时期,临清改名清泉。此后,直到隋开皇六年(公元586年)开始,临清的名字才真正固定下来。其间县治也几度因水患等因素变迁,直到明朝,才有了现在的临清城。
先人临河而居,自古皆然。但对于临清来说,对于河流曾带来的荣光,感受尤为深刻。
明代,依托大运河之便利,临清逐渐成为漕挽咽喉、国家粮仓、钞关重地和商业都会,国家命脉需要城防保障,于是有了后来的砖城和土城。
一座城的“顺势而为”
在中国古代,城墙的修筑主要是为了保护宫闱、住宅、粮仓、庙宇等,防备外敌入侵和农民起义。
临清筑城的原因,和其他地方又有所不同,是以保障漕运仓储为根本。临清胡同文化研究者刘英顺说,明成祖朱棣迁都北京后,临清战略地位迅速提升,土木之变发生后,临清更成为必守之地。
明正统十四年(1449年),临清城开建,后名为砖城,也叫旧城。弘治、嘉靖年间,在砖城之外,汶、卫两河沿岸形成了新的商业区,被当时居民称为“城外之民”。明正德六年(1511年),“兵备副史赵继爵掘堑筑土,以卫城外之民,曰边城,亦名罗城”。明嘉靖二十一年(1542年)修筑了跨汶河、卫河的土城,也叫新城。
从洪武二年建县治,到正统十四年建城,80年间,临清城的建立,以运河为依托。甚至从此后土城的建设过程中可以看出,明代临清城的发展不以统治者的意志为转移。大运河带来生机、活力,也让一座城从无到有、由小变大。
事实上,临清城真正成为城市,也正是在明代会通河挑挖之后形成的,大运河的畅通,带来临清商业的繁荣,也让明初一个不过千户人家、八千人口的偏僻小县,成长为明朝中后期拥有城区二十平方公里、人口二十万,一州城税收几为山东一省税收十倍,名满天下的大都会。这也在某种程度上告诉世人,时代潮流滚滚,唯有顺势而为,方能事半功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