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艰难,善事却持续了两年多,这位饭店老板说——
只要饭店在,免费午餐就送下去
文/图 本报记者 岳耀军
俗话说“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然而,在聊城市区南关岛却有一家饭店,天天提供免费午餐,到现在已坚持两年多时间。
哪怕是疫情期间亏损严重,这家饭店的老板都没停止这一爱心举动。妻子抱怨他做善事已“走火入魔”,可是他认为与人方便心里安然,“只要饭店在,免费午餐就一直送下去”。
这个人,就是南关岛金南关酒家的老板杨超。
初衷
在困难时刻给别人提供一些帮助
个头不高、身材微胖、戴一副黑框眼镜,很儒雅。5月27日上午,利用饭店不忙的时间,记者“有幸”采访到了杨超。
说是“有幸”,是因为之前有不少媒体记者想采访他,但都被他婉言谢绝。他一是担心别人误解自己,二是怕宣传声势大了,来领盒饭的人太多,自己的小店吃不消。
“力所能及地为有需求的人提供些便利,平平静静地过好每一天,这样挺好。”杨超坦承,他做的这些事自己连朋友圈都没发过。
为什么此次要破例接受记者采访呢?
“杨超默默地为环卫工人提供午餐,我们了解到他的事迹后深受感动,你们能不能宣传报道一下?”在此之前,东昌府区综合行政执法局党组成员、宣传科负责人刘海民向记者爆料。
刘海民与杨超事先进行了沟通:“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通过个人行为带动更多有能力的人去做好事,更有意义。”杨超认同这种观点,才接受了记者采访。
杨超是山东省德州市齐河县人,在聊城某高校读书时入了党。大学毕业后创业失败,为养家糊口,他去饭店打工,干过保洁、保安、服务生。
5年前,他在南关岛投资开了一家酒店,生意做得风生水起。2020年初,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给餐饮业带来很大冲击,也让杨超措手不及。
“当时饭店停业、小区管控,很多人吃饭遇到了麻烦。我店里有米有菜,于是让员工多做一些饭菜,打包成盒后摆在店外,让环卫工人和有需求的人免费领取。”杨超说,他的初衷是在困难的时刻给别人提供一些帮助。
免费午餐包括一份盖浇饭和一份鸡蛋汤(粥)或是两个馒头、一份菜和一份鸡蛋汤(粥)。起初人们对此不了解,不好意思拿,每天只送出10多份盒饭。后来他制作了一个牌子,上面写着“党员公益服务岗”“无偿供应 如有需要 自行取拿”等字样,摆放在了路边。
“领盒饭的人越来越多,最多时每天送出四五十份,后来领取人员基本上固定了下来,每天送出二三十份。”杨超说,领取盒饭的人不光有环卫工,还有附近的保安、小商贩等。
过程
背负外债也要做善事
二三十份盒饭,按成本价核算每天需花费一二百元。杨超天天提供,不知情的人或许认为他是个财大气粗的大款。其实,杨超不但不富裕,还是个背负债务的人。
杨超的妻子安辉向记者讲述了这样一件事:2020年春节前,支付完供应商的货款又备足货源后,全家只剩下2300元钱。节后饭店停业3个月,无进账。后来,他们贷款15万元。
“有了钱,我们原本打算给孩子买台平板电脑,因为孩子在家上网课用的是一部坏屏的手机,很影响视力。”安辉说,贷款到手后,杨超首先补发了员工两个月的全额工资,又支付了供应商的一部分货款,结果贷款所剩无几,孩子盼望的平板电脑落了空。
“疫情的影响加上之前投资失败,亏损额一度高达60万元。”安辉含着泪说,为了补贴他们一家,她父母几乎花光了“养老本”上的所有积蓄。
“本以为疫情结束后就能停下来,没想到它断断续续持续了这么久,并且时常有人来问还有没有盒饭,既然有需求,我们就一直做下去吧。”杨超决定。
一边背负外债,一边不停地“乱花钱”,杨超的做法起初让家人很不理解。妻子说他做善事已“走火入魔”,岳父生气的时候也忍不住说他“自己都快混不上饭吃了,还管别人饭吃”,员工也有牢骚,因为做盒饭增加了他们的工作量。每当此时,杨超就讲些大道理安抚身边的人,慢慢地,他们也都接受了。
杨超做盒饭从不凑合,食材全部是统一采购的,给顾客用啥食材,做盒饭就用啥食材。“不能因为是免费餐就不好好做,与其那样不如不做。”若盒饭有剩余时,员工就用来当工作餐,他们夫妻俩也吃这样的盒饭。
遇到过年过节,杨超还改善一下伙食,要求厨师做一荤一素两样菜。安辉说:“有时候有热菜、有凉菜,杨超怕串味要求用有三个格的饭盒盛饭,这种饭盒不好买,并且每个还贵四毛钱。”
影响
女儿学习他 游客赞扬他
上午11点半是装盒饭的时间。记者在现场看到,厨师做的是尖椒茄子炒五花肉盖浇饭,汤是鸡蛋汤。杨超和妻子帮着服务员盛汤、盛饭,用压膜机封装盛汤的杯子,把盒饭装进一个个方便袋后,再放置在饭店门口的一个高台上。“附近的环卫工、保安基本上都知道这里提供免费午餐,所以没必要在大街上放桌子、放牌子了。”杨超说,把盒饭放在门口,是为了方便大家直接取。
过了一会儿,一些人陆续来拿盒饭,有的拎起一袋盒饭就离开了,有的进店后主动找杨超打招呼。
“今天做的什么饭,杨老板?”
“尖椒茄子炒五花肉盖浇饭。”
一名60多岁的保安进店后,和杨超寒暄几句才拿着盒饭乐呵呵地离开。
“老板真是好心人。”环卫工人付茂琴取了盒饭后说,她家住望湖小区,回家吃午饭不方便,能在这里吃到免费午餐,非常高兴。来拿盒饭的人以中老年人居多,他们没有华丽的词句,但是能看出发自内心的感谢。
而令安辉感到欣慰的是,杨超的行为潜移默化地感染着孩子。“我女儿放假时,主动骑着自行车给附近的环卫工、小商贩送盒饭,被夸奖后非常高兴。同学家长患了重病,学校组织捐款,她将自己的600元压岁钱全部捐了出去。”安辉说,从小在孩子心中种下善的种子,这会是她人生中难得的一笔财富。
杨超的义举也赢得了外地人点赞。杨超说,有天下午2点钟左右,临沂的客商开车路过此处,说他们刚谈完业务要急着赶路,问能不能拿三份盒饭,他答应后,这些客商非常感谢。
另一件事是,几位来饭店吃饭的外地游客,看到他的牌子后很好奇,吃完饭后专门找他聊天。当了解情况后,一位负责人模样的游客对他说:“小伙子,干得不错,我们要向你学习。”随后,这名游客与随从人员说了一些“聊城人很好”之类的话,让杨超心里暖暖的。
“‘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做有正能量的事情,我都感觉身上有力量。”杨超说,目前他的生意已步入正轨,艰难的时刻已经过去,“以后只要饭店在,我的免费午餐就会一直送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