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盖有了“智慧大脑”
文/图 本报记者 刘亚杰
5月26日上午,位于开发区星美大厦的开发区道路设施运维中心指挥屏上,一条报警信息突然跳出:“井盖编号1650525522911,甲烷气体浓度超标!请立即前往查看。”
坐在指挥屏前的开发区道路设施运维中心负责人王明明一边调度运维人员,一边换上了工作服。因为这个井盖曾不止一次发出类似报警,他决定亲自到现场去看一看。
事发地距离运维中心不远,坐上运维车辆,王明明和运维人员几分钟就到达了报警现场。设立警示牌,检测气体浓度,分析研判问题等级,王明明和运维人员现场制定了解决方案,几分钟后,警报解除。
“这种问题并不算大,但如果不及时处理的话,可能会造成较大的安全隐患。”王明明指着井盖上的小型传感器向记者解释,“甲烷气体超标可能和周边环境有关,传感器会灵敏地监测到并将信息上传至指挥中心后台。”尽管已经处理完毕,王明明还是仔细地记录下了相关情况,他会将有关问题呈送给主管部门,以便作出下一步决策。
“别看这个传感器小,但可以称得上是井盖的‘智慧大脑’。”再次回到运维中心,
王明明向记者介绍,有了传感器,井盖的“一举一动”都在运维中心的监控之中,“尤其是雨季到来时,井盖如果有异动或被水浸没,传感器会迅速发出‘求救’信号,运维人员会第一时间到达现场进行处理。”王明明说,目前开发区10条易积水路段的30余处井盖均拥有了“智慧大脑”。
“智慧井盖”是开发区道路设施智慧运维管理服务系统的一部分。由聊城达刚运维科技有限公司开发运营的该系统,还涵盖了道路基础设施数字化管理服务、智慧巡查服务、评定决策服务等多个模块,让道路设施资产真正实现数据化,为城市道路设施智慧运维管理提供便捷、高效和实时、动态的服务。
目前,开发区为15158个检查井井盖均采集了资产信息并设置了“电子身份证”,对井盖基本信息、位置、状态、巡查、养护等信息实施了全流程的闭环管理。王明明表示,将公共设施运维服务与信息技术进行融合,并建立每日重点病害实时反馈机制,可以将安全隐患降到最低,最大限度保障市民群众的生命健康安全。
提醒
雨季,请远离积水路段
本报记者 刘亚杰
不久前,陕西3岁男童掉入下水道事件牵动人心。雨季即将来临,如何才能避免此类事故发生?开发区道路设施运维中心负责人王明明表示,道路设施病害检测数据显示,井盖的异动情况大都发生在汛期雨量比较大的时候,尤其是暴雨来临时,一些城市井盖会被暴雨冲刷移位。最简单的做法就是尽量避开道路积水路段。
即便是没有积水的路段,市民也不要轻易到井盖上方去踩、跳,因为一些井盖长时间暴露在户外,很容易出现松动情况。
另外,城市地下排污排水情况复杂,时间长了很容易滋生一些有害气体,所以大家不要轻易向井盖附近扔易燃易爆物品。
“日常生活中,家长可以教会孩子去辨认水井、燃气井、电力井等,让孩子丢掉好奇心,不要在井盖周围玩耍,减少意外发生。”王明明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