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WB06版:文化
放大+  缩小-   默认o

宋任穷与杨庄抗日小学

位于杨庄村的冀南区党委旧址

离休干部耿杰华

当年的自编教材

文/图 本报记者 张目伦 本报通讯员 刘黎辉 牛贵葆

“我在杨庄抗日小学上了四五年学,学到了文化知识,懂得了民族大义。当时的生活虽然很艰苦,但这段经历我至今难忘。”5月24日,谈起往事,当年杨庄抗日小学(也称鲁西北抗日子弟小学)的学生、90岁高龄的耿杰华老人感慨万千。

杨庄抗日小学是在1942年由时任中共冀南区党委书记、冀南行署主任、冀南军区政治委员的宋任穷创办的,当地至今还流传着这位开国上将办学的故事。

废弃寺庙中办起抗日小学

1942年5月,为适应当时抗日战争环境和抗日斗争形势需要,宋任穷奉中共中央北方局和八路军总部指示,率领冀南区党政军群及部分后方机关,从河北辗转至现山东省莘县大王寨镇杨庄村。当时,杨庄村属朝北县第五区,四周全是高三丈(1丈约合3.33米)的土围子,设有东门和西门,围子墙上能跑大车,这种环境非常有利于开展敌后抗日工作。

杨庄村成为冀南区“红色首府”所在地和组织领导整个冀南区开展抗日斗争的中枢。但一个问题摆在面前:机关干部和地方干部的子女来了,怎么安置?

杨庄村村干部夏炳银、夏少增、郭秀英找到宋任穷,说:“宋政委,俺村西头有个寺院,除大殿、二殿外,东、西厢房都空着,院中还有口深井,用水很方便,不如在那里办所抗日小学吧。附近有所鲁西北抗日子弟小学,但校址不固定,可以合在一起。”“好主意,好办法。”宋任穷深表赞同,立即来到现场察看。

杨庄西大寺历经宋、元、明、清、民国,香火从未间断。后来,寺中僧人为躲避战火离开,留下80亩(1亩约合666.67平方米)庙地,还有一些建筑及绘画、雕刻等艺术作品。宋任穷说,这些建筑、艺术作品是劳动人民的智慧成果,非常了不起,要保护好。于是,他专门安排军区政治部副主任朱光、宣教部部长胥光义具体负责小学的创建,确保寺院内一切设施不受破坏。

办学条件简陋 自编教材授课

1942年6月下旬,杨庄抗日小学开始上课了。闫景明和夏敬德分别担任正副校长。还有一位女教师名叫桂殿慎,是莘县王奉镇桂庄村人。当时,教学条件十分简陋,土台子当课桌,木墩子当板凳,每人发一块石板练习写字。

杨庄抗日小学一开始只有二三十名学生,后来抗日干部子弟多了,又吸收了附近王庄、夏庄、闫庄、武家河、尧头、余庄、西田庄等几个村群众的孩子,最多时有六七十名学生。学生每天上五六个小时的课,敌人来了就躲到附近树林和灌木丛中。

学校开设了语文、算术、生活常识、自然和政治、唱歌、绘画等课程,但教材十分缺乏,好几名学生共用一本课本。宋任穷便到观城县红庙村冀鲁豫区党委书记黄敬那里去借,其中就有筑先县大众书店翻新的《初小国语课本》。后来,通过地下党组织,学校又从山东清河公署借来由其编印的《初级小学中级部通用常识课本》。利用作战指挥间隙,宋任穷组织发动政治机关的同志手抄课本,一个多月完成40多本,全部送到学生手中。与此同时,他还带领政治机关的同志编写教材,包括《怎样写家信》《怎样写宣传标语》《怎样写几种便条》《怎样盘查路条和检查过往行人》等。

宋任穷率部进驻杨庄后,相继建立健全了党支部、村委会、妇救会、民兵连和儿童团。儿童团大部分成员是抗日小学的学生,经常协助村里站岗、放哨、查路条,警惕性非常高。学生们还主动张贴标语,自编自唱儿歌,宣传抗日主张,平原游击战、地道战取得重大胜利后,学生们编了一首《杨庄地道战》战歌。

不少学生成长为祖国栋梁

莘县张鲁回族镇耿楼村的耿杰华1932年出生,今年90岁了。老人告诉记者,她1947年参加工作,1951年入党,是离休干部。老人耳不聋、眼不花,记忆力也很好。她回忆说:“我在杨庄(抗日)小学上学,学到了丰富的文化知识,为我长大成才打下了良好基础。我先在俎店区政府工作,后辗转到聊城地区妇联、莘县妇联等单位工作。在杨庄抗日小学上学的那段经历对我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耿杰华介绍,1944年5月,宋任穷率部离开杨庄村转移到冠县一带,杨庄抗日小学便搬迁到现在的莘县王奉镇王庄村,一直延续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在那几年间,杨庄抗日小学共培养了120多名学生。

张霖之是河北省南宫县人,曾历任南宫中心县委书记、鲁西区党委书记、冀鲁豫区党委书记、冀鲁豫区(平原)中央分局组织部副部长兼民运部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曾担任原国家煤炭部部长、党委书记,他的儿子幼时在杨庄抗日小学就读,后来成长为省部级干部。莘县王奉镇的赵明信也曾在杨庄抗日小学读书,后考入清华大学,曾担任河北省大名县县委书记、石家庄市政协副主席,他修通了莘县王奉镇至河北大名县的金滩镇公路,并邀请宋任穷题写了“金奉公路”纪念碑碑名。张中华、张季华、张书华姐妹仨是临清人,也曾在杨庄抗日小学上学,张中华曾担任北京无线电厂厂长,张季华、张书华在济南市工作……

杨庄抗日小学虽然开办的时间不长,但在杨庄抗战史上占据着一个很重要的位置,成为一个独特的、光荣的符号。

2022-06-01 2 2 聊城晚报 content_12832.html 1 宋任穷与杨庄抗日小学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