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听 能看 能尝 能玩
“约”惠消费季 惠享新生活
□ 赵琦
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6月4日晚,“2022惠享山东消费年”聊城分会场暨“水城消夏美食节”启动仪式在东昌湖畔朱雀街广场举办,非遗、美景、美食,让聊城的这个夜晚散发出迷人的魅力。
激发消费活力,拉动经济发展。“水城消夏美食节”设置了特色美食、老字号、非遗、餐饮等44个展位,活动为期三天,各县(市、区)、市属开发区也将同步开展配套活动,方便于民、让利于民。
活动由山东省商务厅、聊城市人民政府主办,聊城市商务和投资促进局、东昌府区人民政府承办,聊城日报社、聊城市安泰城乡投资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协办。聊城日报社通过新华社现场云、视频号、抖音、快手等平台对本次活动进行现场直播,让更多人关注聊城、品游聊城。
感受艺术魅力 聆听历史回响
交融黄河文明和运河文化,这是聊城的“大河风华”,一系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聊城生根。聊城是中国杂技的发源地之一,聊城杂技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在盛大的启动仪式上,聊城市杂技团带来了精彩的舞狮展演,市民、游客现场欣赏了这门融武术、舞蹈为一体的综合性传统艺术。
夏天是炽热的,市民、游客的消费热情也是高涨的。夏季又是清幽的,一曲尺八表演《丝路天浔》带领现场观众在余音袅袅中探寻历史回响。尺八,中国最古老的洞箫类乐器形制之一,尺八的名称最早见于《旧唐书·吕才传》。吕才,唐代博州清平今聊城市高唐县清平镇吕庄人氏。尺八由吕才定名制律,是唐代燕飨雅乐中最具表现力的乐器之一。
阳谷寿张黄河夯号是人与自然、劳动相结合、相碰撞而产生的艺术之花,阳谷有专门的传承表演队,使阳谷寿张黄河夯号这一黄河流域独特的传统文化得到传承和弘扬,活动当晚,黄河夯号的雄伟气势再一次激荡在东昌湖畔。
苏东坡的“对一张琴、一壶酒、一溪云”,将古人的安逸闲适表现得淋漓尽致。活动现场,漫步朱雀街广场,东侧小巧玲珑、形似古琴的琴湖,传来极好的丝竹之声,精彩绝伦的琴湖胭脂秀让市民、游客沉醉于琴瑟和弦的水城华美乐章。
探寻指尖传奇 品鉴舌尖滋味
诗和远方不可辜负,美食更当如此。
活动中,魏氏熏鸡、沙镇呱嗒、马蹄烧饼、麻辣小龙虾等也在现场展销。在沙镇呱嗒的展位前,市民、游客流连其间,一边享受着如醉夜色,一边品尝着热腾腾的沙镇呱嗒。沙镇呱嗒是聊城传统名吃,起源于清代,做好的沙镇呱嗒色泽金黄,皮酥里嫩,馅料鲜香。
除了美食,活动现场还有麦秸画、魏氏柳编等丰富多彩的“聊城手造”。“油画、国画等形式很常见,但用麦秸作画,就全国范围来说,仍是极少数。”高唐麦秸画工艺第六代传承人李洪涛说,“需先将麦秸浸泡、熏蒸、漂洗,然后剖开整平,再熏烫,结合温度的高低变化,对熏烫部位灵活处理,然后嵌贴于镜框内,成为独一无二的工艺品。麦秸画也融合了国画、版画、剪纸、烙画等艺术手法。”
中国蔬菜第一县、中国香瓜之乡、中国双孢菇之乡……各种荣誉的背后,是莘县农业的创新发展。此次活动中,莘县农副产品也惊艳亮相,当代知青有限责任公司通过电商直播的形式进行产品促销。据当代知青有限责任公司创始人侯庆敏介绍,公司开设了莘县首家天猫农产品旗舰店,主要依托中国蔬菜第一县、中国小肉食鸡之乡的资源优势在线上经营蔬菜、水果、禽肉等地方特色农副产品。预计此次“水城消夏美食节”,该公司销售额将达2万余元。
把握消费时尚 激发消费活力
洞察消费环境面临的历史机遇,把握消费时尚的未来走向,持续推动消费环境高质量发展,已经成为新时代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要举措,“2022惠享山东消费年”聊城分会场暨“水城消夏美食节”为建设“六个新聊城”注入新动能、激发新活力,以火热的激情、丰收的成果献礼党的二十大。
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刚刚闭幕的山东省第十二次党代会提出,山东今后五年的主要目标是,在“走在前、开新局”上取得突破性进展,创造更多标志性成果,综合发展实力、人民生活品质、社会文明程度、社会治理效能、生态环境质量、管党治党水平等各方面工作实现新跃升。
聊城市第十四次党代会提出了建设“六个新聊城”的美好愿景,全市干事创业、奋勇争先的氛围越来越浓厚。消费对经济具有持久拉动力,事关保障和改善民生。今年以来,我市提出促进汽车消费、促进家电消费等一系列政策,推动市场消费持续回升。
“下一步,我们要进一步贯彻落实国家、省有关促消费的政策要求,继续开展汽车、家电、餐饮等各类消费促进活动;各商贸流通企业要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时,发展新型营销渠道,方便群众购买,扩大销售规模,进一步激发消费活力,为建设‘六个新聊城’注入新动能、激发新活力。”6月4日晚,市委副书记、代市长张百顺在活动现场表示。
两河之约,相约聊城。我们有理由相信,在聊城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全市人民的热切回响中,聊城消费市场定会持续发力,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定会不断提升。
(本版图片由田柏林、吴建正拍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