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WB03版:文化
放大+  缩小-   默认o

战火硝烟中的琅琅读书声

聊城市第一个共青团支部纪念碑

孙堂小学旧址

山东省立第二中学旧址原貌

聊城市实验小学学生在做课间操

冀鲁豫第四中学印章

□ 田利芳 胡欣


最是书香能致远。置身于充满生机的校园中,每每听闻孩子们琅琅读书声,再炎热的夏天都会在瞬间变得清凉,再寒冷的冬天都会一刹那变得温暖。

回望战火纷飞的年代,聊城具有光荣革命传统学校的进步师生,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艰难办学、求学,在流离中追求真理和光明,在动荡里坚持救亡和图存。这些红色学校是“革命的摇篮”,在文教战线开辟了一个红色战场,传承中华文明不灭的火种。

战火硝烟中的琅琅读书声,成为聊城这片土地上自强不息的最强音。


山东省立第二中学:为革命斗争的胜利作贡献


山东省立第二中学(以下简称“省立二中”)旧址位于聊城市古城区光岳楼东南200米孙家胡同内,即原聊城市实验小学旧址。省立二中前身先后是东昌府启文书院、东昌中学校、山东省立第四中学。1914年7月,设在临清的山东省立第七中学与山东省立第四中学合并,校名改为山东省立第二中学。五四运动爆发后,省立二中、东临道立模范小学等学校的学生相继投入反帝爱国运动。各学校的学生骨干召开学生代表联席会议,推举产生了聊城学生联合会,拟定了活动宗旨和方案。聊城学生联合会成立后,发动市民、商民积极抵制日货,积极揭发政府媚外、袒护卖国贼、镇压学生爱国运动的罪行,各学校爱国热情高涨。其间,在聊城学生联合会的发动下,省立二中师生进行了20多天的罢课。

1927年夏,省立二中建立了共青团支部。1937年,省立二中因战乱停办,1938年5月,山东第六区政治干部学校在原省立二中校址建立,范筑先将军任校长,少将参议张郁光担任副校长。聊城政治干部学校是以培养抗日政治、军事干部为目的的学校,学员来自鲁西、鲁西北、鲁南、冀南各县的初高中、师范学校。经精心准备,聊城政治干部学校成为革命进步知识分子的摇篮。聊城政治干部学校的影响远远超出了鲁西、鲁西北地区,全国解放以后,大部分学生成为高级干部。

省立二中为鲁西教育事业的发展,为革命人才的培养和革命斗争的胜利,作出了贡献。革命烈士赵以政、孙大安、王寅生、杨耕心等,都是山东省立第二中学的毕业生。该校后期的毕业生还有白果(邓延熙)、金谷兰、金方昌、韩子栋、段君毅等。


冀鲁豫第四中学:游击式的随军中学


冀鲁豫第四中学是聊城第一中学的前身。1942年冬,学校在抗日的烽火中诞生,当时是抗日战争最艰苦的时期,党中央向各抗日根据地发出了“精兵简政”的号召,根据党中央的指示,冀鲁豫区党、政、军、民、武等部门和机关,都精简了一部分年龄较小的同志,把他们集中在较安全的地区进行培训和学习,冀鲁豫区所属的泰西地委遵照上级指示,决定成立一所干部训练班性质的学校,于是,1942年冬,冀鲁豫抗日第四中学便在东阿县牛角店区创办。

建校之初,为了躲避敌人的扫荡和破坏,学校代号为“文和轩”,其后,学校经历了泰西公学、泰运中学两次改名。1944年,随着抗日战争形势的好转,解放区不断扩大,党政军各部门急需充实大批干部,冀鲁豫区行署将根据地的随军中学、公学和干部培训班按成立时间先后统一名称,泰运中学被命名为冀鲁豫第四中学。

冀鲁豫第四中学是一所游击式的随军中学,没有固定校址,学制不稳定,采取边行军边教学的方式,除了开设文化课外,还进行军事训练和抗日文体活动。1948年冬,该校迁至聊城第一中学校址。自1942年到1948年的6年中,该校为党政军各部门培养输送干部1200余人,经过锻炼和考验,多数人成为各级领导骨干,因此,冀鲁豫第四中学被誉为“鲁西青年的革命摇篮”。


孙堂小学:抗战烽火中诞生的高级小学


孙堂小学革命旧址位于江北水城旅游度假区于集镇孙堂村,为聊城市文物保护单位。据《聊城教育志(1840—1989)》等书籍记载,从1939年到1945年间,鲁西地区创办过45所抗日高级小学,简称“抗高”,孙堂小学便是其中之一。孙堂小学历史久远,据校内“学校创修记”残碑碑文记载,该校创建于1920年,哈东亮任首届校长。1944年在孙堂村成立“筑先县抗日游击第一高小”,何器之任校长,教员有哈东亮、孙笑仙、许肖梦等。学校办学宗旨是为国家培养干部。学校的课程主要有语文、算术、史地、自然常识、政治时事等,但课本并不齐备。政治时事课本选学《冀鲁豫日报》社论或时事报道;语文课学习毛泽东的《新民主主义论》《论联合政府》《改造我们的学习》等文章的节选,有时抄选一些古文,如《晏子使楚》《岳阳楼记》等;算术课教师选教四则应用题和珠算;史地课除学一些地理知识外,还学现代革命运动史;自然常识课也是老师自编教材。

学校条件艰苦,没有课本老师就用实物教学;没有教室,师生就在野外树林里上课;没有桌椅,学生就找个小板凳或几块砖当凳子,将两腿当课桌。

1945年,经历战火淬炼的孙堂抗日高小逐步发展,高、初、小各三个班,在校学生140多人。抗战胜利后,学校在孙堂村安定下来。为使文化教育更好地配合并服务于新的需要,1946年至1947年,学校先后设立2处分校,并积极响应党中央号召开展生产自救,将荒地开垦成良田,种地养猪,改善师生的生活。

在抗战烽火中诞生的孙堂抗日高小,地址几经变迁,却在颠沛流离中始终延续着革命火种,至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共培养出300多名干部,他们有的在战争年代转战南北,有的在聊城地、县各部门负责领导职务,为民族解放事业作出了积极贡献。

(本文为聊城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地方文史资料对革命文物价值阐释的重要作用”阶段性研究成果)

(本版图片均为资料图)

2022-06-06 2 2 聊城晚报 content_12961.html 1 战火硝烟中的琅琅读书声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