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证文明的力量
——聊城考古五十年成果展欣赏
文/图 本报记者 朱玉东
聊城考古工作者以1972年阳谷皇姑冢考古发掘为肇端,经过50年的艰辛探索和接续奋斗,通过一系列勘探、发掘、研究工作,取得了丰硕成果。京杭大运河聊城段三处遗址作为一组入选“2011年度全国考古十大新发现”,东阿大秦遗址入选“2017年山东省五大考古新发现”,2017年,阳谷景阳冈遗址、东阿曹植墓入选“山东百年百项重要考古发现”。
6月11日至7月10日,“铲”释鲁西文明——聊城考古五十年成果展在东昌府区博物馆进行为期一个月的展览。展览内容十分丰富,涵盖了50年来我市考古的主要成果,有尚庄、景阳冈、萧城等地的古文化遗址,七级码头、土桥闸的大运河遗存以及东阿汉画像石墓、曹植墓等,对研究鲁西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都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