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  缩小-   默认o

一灯一匣 奏响战略进攻的号角

刘邓大军强渡黄河战役纪念馆广场上的主题雕像

邓小平赠给孔月仙家的木匣(左)

摆放在邓小平居室内的煤油灯

文/图 本报记者 夏旭光


“刘邓大军真勇敢,渡河反攻鲁西南,大捷歼敌六七万……1947年6月30日晚,刘伯承、邓小平在阳谷县寿张镇沙河崖村,一声令下,指挥晋冀鲁豫野战军主力12万余人,于山东省的临濮集至张秋镇150公里的地段上强渡黄河,一举突破黄河天险,千里跃进大别山,挺进鲁西南,揭开了人民解放军从战略防御转入战略进攻的序幕,开启了解放战争的新时代。”

沙河崖村位于阳谷东南方向约10公里,距黄河约12公里。6月12日,在村中心一处古朴的青砖院落里,讲解员的深情解说把大家带回到1947年的烽火岁月。这处青砖院落就是刘邓大军渡河指挥部旧址,刘伯承、邓小平两位首长正是在这个小小的农家院里,谋划出了一整套切实可行、强渡黄河的战略战术,同样,刘邓让房、刘伯承救人、邓小平巧改村名等故事都发生在这里,留下了军民一家亲的鱼水深情。


一盏油灯照前路 巧改村名换天地


1947年6月下旬的一个傍晚,沙河崖村迎来了历史上最重要的一刻。

刘伯承、邓小平两位首长率领100多人来到了沙河崖村,决定将指挥部设在这里。村干部们一合计,觉得位于全村中心的孔月仙家比较隐蔽和安全,适合首长居住。

沙河崖村退休老教师蒋景标告诉记者,刘邓两位首长之所以选择沙河崖村作为指挥部,除了地理位置以外,还有个重要原因就是,沙河崖村曾是远近闻名的抗日村、堡垒村。

“当时正值炎热的夏季,爷爷主动提出把刚打扫得干干净净、最好的上房让给两位首长,而首长们执意不肯,坚持要让爷爷一家住上房。”孔月仙的二儿子蒋景良今年71岁,头发已经花白,提起当年刘邓大军在沙河崖村的时光,他仍然掩饰不住内心的激动。在刘邓两位首长的坚持下,孔月仙一家就住在了堂屋,刘伯承住在东屋、邓小平就住在西屋。

走进邓小平居住的西屋,记者看到,屋子仅20平方米左右,宽仅三步余,里面按照原来的样式摆放了两张桌子和四把椅子,还有一张和屋子同宽的简陋木床,掀开褥子,是一张苇子席,下面是一排排的麦秸秆。下午的阳光从窗户透进来,照在窗台的一盏煤油灯上,熠熠发光。

6月下旬,天气极其炎热,作战室就像一个蒸笼,进去就是一身汗,正是在这样艰苦的条件下,刘邓两位首长每天晚上在军事地图前,仔细地分析战况,运筹帷幄,下达作战指令。这盏小小的煤油灯,虽然灯火微弱,却是烽火岁月和革命历史的生动见证。

“沙河崖村的名字还是邓小平给改的。”沙河崖村党支部书记蒋景高说,村子原来并不叫沙河崖村,而是叫蒋家庄。临战前的一个早晨,刘伯承和邓小平带着警卫战士来到村东头的赵王河,看着西岸的黄沙滩和大土崖,望着远处绿色的原野,心潮起伏,感慨万千。回到村里后,邓小平把村干部召集起来说:“蒋家王朝就要灭亡了,蒋家庄也应该有一个新的名字。你们这个村紧靠河边土崖,又到处堆满了黄沙,我看叫沙河崖比叫蒋家庄更好,你们看行不行?”干部们听了都非常赞同。

从此,蒋家庄改名沙河崖村,重获“新生”,换了天地!


一个木匣蕴深情 拥军花开四朵梅


部队来到沙河崖村后,战士们挑水、砍柴、扫地,手不闲,脚不停,忙里忙外,给这个村庄带来勃勃生机和欢声笑语。

“那时候,军爱民,民爱军,军民一家亲。母亲有牙疼的老毛病,总在门口砖台上备着一碗白开水。细心的刘伯承司令员发现了我母亲牙疼,让勤务兵去买了消炎药,亲自倒水给母亲送来。母亲总提起这件事。”蒋景良说,刘邓大军渡河后,邓小平为了感谢孔月仙一家的照顾,就把他用的一个木匣子送给了孔月仙。如今,这个木匣仍摆放在堂屋的桌子上,无声地给大家讲述着刘邓两位首长对人民群众的关爱之情。

“听老人们讲,当时刘邓大军住在这里时,在敌机的炸弹下,刘伯承司令员还救了两个小孩的命。”蒋景标感慨地说,每到周日,村里的干部都会被叫到指挥部,两位首长每次都会拿出花生等零食招待他们,邓小平给他们讲课,并经常给大家鼓劲说:“好好干,别怕吃苦,不要做‘半截子革命’!”

点点滴滴,见证了军民鱼水情深,更见证了刘邓两位首长的崇高品格和爱民情怀。

战士们为了全国穷苦百姓的翻身解放,衣服挂破了,鞋子磨坏了,乡亲们看在眼里,记在心上。孔月仙和于春梅、潘喜梅、宁风梅、王月梅等召集村里的妇女给战士们缝补衣服。她们还在皎洁的月光下,聚集在村东头的场院里,为战士们纳鞋底做鞋。她们边谈笑、边做活,把对战士们的爱都倾注在鞋上。在鞋底上,她们用彩线纳成鲜花的图案或“为国杀敌”“人民功臣”等字样。一双双鞋,寄托着乡亲们的深情,寄托着人民的美好愿望。在指挥部旧址的房间里,还有这“四朵梅花”纳鞋底做针线的塑像,形象生动地再现了当时的情景。

战争的伟力之最深厚的根源,存在于民众之中。强渡黄河,需要大量船只,而造船需要大量木材。阳谷人民在“一切为了前线”“一切为了胜利”的口号下,紧急动员起来,捐献大树、门板、寿材板,准备苎麻,采购桐油,不分昼夜赶造渡河船只。据不完全统计,当时阳谷人民为了支援前线,拿出粮食160余万公斤,担架1.5万余副,车辆、树木、牲畜等物资不计其数,为12万大军渡河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一页历史铭史册 红色印记闪光芒


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

中国共产党取得胜利的关键,在于坚持人民立场、依靠人民力量。

为更好地铭记这段历史,发扬渡河精神,增强爱国情怀,阳谷县修建了刘邓大军强渡黄河指挥部纪念馆,并对指挥部旧址进行了扩展式修复,在纪念广场中央按1比1的比例制作了主题雕像,再现了刘邓两位首长带领战士们强渡黄河的壮阔情景。

事非经过不知难。回望来路,又是何等艰辛!75年前,指挥部的灯光穿过浓浓暗夜,12万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吹响了战略进攻的号角。刘邓两位首长用过的桌椅茶具、渡河作战图、发报机,邓小平赠给房东的木匣,青砖院落中的石磨、牛槽,从地下挖出来的手雷、子弹……在指挥部旧址里、在纪念馆里,每处历史印记的背后都有无数让人感动的故事。

红色精神是不朽的魂,长存于山川河流,更融入了中华民族的血脉。如今,虽然历史的硝烟散去,但镌刻在这些历史印记上的革命精神和红色基因仍散发着光芒,代代传承,由指挥部辐射出的红色资源,正成为当地乡村振兴的精神力量。

“这两年,政府依托丰富的历史文化优势,深挖以‘刘邓大军强渡黄河’为核心的红色资源,着力打造乡村旅游,吸引人流、物流、资金流,带动镇村经济社会发展。同时,还大力推动苹果、樱桃、毛豆种植及木材加工等产业项目,现在,村里一天一个样。”蒋景高介绍,如今的沙河崖村,在党的领导下充分挖掘红色资源和本地资源,发展乡村旅游,乡亲们的日子越过越红火。

岁月不居、时节如流,不变的是内心的执着和坚定。旌旗猎猎、击鼓催征,需要的是百折不挠的意志和行动。沙河崖人不忘初心,传承红色基因,以奋斗与坚毅,阔步走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

2022-06-23 2 2 聊城晚报 content_14046.html 1 一灯一匣 奏响战略进攻的号角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