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毒“流动课堂” 古城景区“开课”
本报讯(文/图 记者 赵艳君)“大家看,这是冰毒、鸦片、摇头丸、海洛因……日常生活中,毒品可能会以糖果、饮料的模样,出现在大家面前,引诱大家落入毒品的陷阱。”6月26日,在聊城古城区南城门禁毒“流动课堂”上,聊城市公安局禁毒支队民警,拿着形形色色的仿真毒品,为现场来自职业院校的禁毒志愿者讲解禁毒知识。
当日,聊城市暨东昌府区“6·26国际禁毒日”禁毒宣传活动走进古城景区,现场300余人通过观看禁毒公益宣传片、听讲禁毒知识等方式,了解“什么是毒品”“毒品的危害”以及“如何预防和抵制毒品”等。
“阿姨,这些花花绿绿的东西是什么?它们是真的吗?是可以吃的吗?”宣传活动现场,一名六七岁的小女孩,被展台摆放的仿真毒品吸引。面对她一连串的问题,禁毒民警详细而耐心地给她进行了讲解,并且很严肃地告诉她,这些都是有毒的东西,一定不要碰它们,否则会给身体带来非常大的伤害。
我市地处冀鲁豫三省交界处,交通物流便利,寄递物流及网络贩毒、制毒物品流弊等给禁毒工作带来了更高的难度,面临的毒情形势依然严峻复杂。毒品预防教育是禁毒工作的治本之策,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
当天的活动仪式上,禁毒宣讲志愿者任鑫军代表全体到场志愿者进行宣誓,并在仪式结束后,双手紧握“聊城市禁毒志愿者服务队”的大旗,带领150余名青少年志愿者,绕古城开展健步走活动,号召大家共同向毒品宣战,提醒市民“珍爱生命,远离毒品”,动员全社会积极投身禁毒人民战争。
6月“全民禁毒宣传月”期间,我市孔繁森同志纪念馆、摩天轮欢乐城、九州洼月季公园、临清宛园、东阿阿胶城、冠州梨园等十几家大型景区,通过宣传大屏播放滚动字幕等方式向群众介绍毒品危害性,并将禁毒宣传融入到黄河、自驾、康养、文创等特色旅游资源中,提高了人民群众识毒、拒毒、防毒意识和辨别能力。同时,聊城市文化和旅游局对我市电竞、KTV等娱乐场所加大执法检查力度,禁毒宣传舆论氛围不断向好。
此外,“6·26国际禁毒日”前夜,中华水上古城、金鼎购物中心、星光聊城国际金融中心等地标建筑还上演了“无毒山东 点亮齐鲁”禁毒主题灯光秀,地标建筑上的灯幕与城市光影交相辉映,呈现了全覆盖、立体化的禁毒宣传格局。
今年以来 全市移诉23名毒品犯罪嫌疑人
本报讯(记者 赵艳君)“今年以来,全市共移诉毒品犯罪嫌疑人23人,查获吸毒人员106人,强制隔离戒毒吸毒人员13人,有力打击了毒品违法犯罪人员的嚣张气焰。”6月26日,聊城市公安局召开新闻发布会,市禁毒办主任、市公安局副局长李鹏介绍全市新一轮禁毒人民战争开展情况时,披露了这样一组数据。
发布会现场,李鹏表示,三年来,我市坚持全社会发动、全民参与,突出依法禁毒、从严治毒,实现全市毒品治理形势更加稳定向好。
今年4月至6月,禁毒部门在全市范围内组织开展“天目铲毒”专项行动,采取“实地探查+无人机航测”的模式,深入田间地头、房前屋后、废弃院落等潜在非法种植区域,进行拉网式排查。截至目前,全市共铲除罂粟15000余株,破获刑事案件10起,行政案件434起。
禁毒部门走进学校深入开展“开学第一课”禁毒宣传教育活动,将禁毒教育融入课堂。去年10月,禁毒部门组织全市50余万人次中小学和中职在校学生参与国家禁毒办举办的全国青少年禁毒知识竞赛,在全省率先实现学校参与率、学生参与率、及格率、满分率、平均分5项竞赛指标全部100%,并在全省青少年禁毒知识竞赛决赛中取得优异成绩。
在全市139个乡镇(街道)全部建成社区戒毒(康复)工作办公室,配齐配强工作人员,负责辖区内的社区戒毒社区康复工作。对全市登记在册吸毒人员逐一进行见面核查,摸清了辖区内实有吸毒人员的底数和现状,采取逐人见面的方式进行信息采集,实行风险分类评估,明确责任民警和社工,量身定制帮扶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