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  缩小-   默认o

漫步古城 一步一景一画卷 一仰一俯皆文化

古城区内的一家书店是年轻人休闲好去处

米市街入口处人文气息浓厚的口袋公园引来游客拍照

修缮整治后的米市街历史文化街区更具魅力

文创产品给古城带来新生机

古城区周边景点经过提升改造后焕然一新

古城区周边的一处时尚餐饮娱乐场所

文/图 本报记者 刘亚杰


6月21日一早,古色古香的东关街牌坊下车来车往,人潮涌动。朝阳已经缓缓升起,晨练而归的人们顺道从街边的早餐铺打包一份早餐,上学的孩子们走在新铺设的青石板人行道上,朝气蓬勃,秩序井然。

“路边不要停车!”交警同志早早地就站在了路口指挥着,街道两侧的商铺人气旺盛,店家十分忙碌……随着东关街基础设施改造提升进入尾声,一个颇具商业气质、历史文化底蕴、水城民俗记忆、美丽城市风光的新地标初露芳容。再过一段日子,这里将成为继北关街之后又一个特色鲜明的繁华之地。

从东关街一直向西便是古城,周边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和市井文化让生活在这里的人们有着颇多的期待。而随着我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整改工作的不断推进,不少历史建筑如今已经重新焕发活力。

在米市街和大礼拜寺街交叉口,“历史文化街区”的石碑格外显眼,新建的两处口袋公园成了市民日常休闲娱乐的好去处。结合两条街区的文化和特色,综合文化展示广场、儿童活动场所、文化休闲座椅、雨水花园、停车场、滨水步道等功能设施,不仅为市民提供了广阔的休闲空间,而且将成为历史文化街区文化内涵的集中展示区。

“从老破旧到洁净美,在这儿住了一辈子,如今就像搬进了景区一般。”米市街上,来来往往的居民无不感叹名城保护整改给自己生活带来的变化。“破旧的老建筑慢慢恢复了原来的模样,丢失的记忆又回来了。”老居民周广松说。

在米市街中段,大量的历史建筑聚集在此。从米市街家具厂西门进入,玻璃砖、红砖修建的景观墙吸引着游客们争相拍照留念,汩汩喷涌的喷泉散发着清凉。为了延续家具厂的记忆,在这里,每个老建筑都挂上了标识牌,对历史沿革进行了介绍,树荫下的休闲空间,让人尽情回忆那些消逝的时光。

“家具厂14间房屋已与6家个体商户达成合作意向并签订协议,包括餐饮、文创、密室逃脱等,未来,这里将成为年轻人的聚集地。”东昌府区相关负责人表示。

突出地方特色,塑造城市风貌,改善人居环境,经过修缮,如今,聊城县皮鞋厂、县粮店旧址、豫剧团旧址、粉末冶金厂旧址、原工会院落、聊城县供销社院落等诸多历史建筑均已得到修缮和恢复,未来将充分进行活化和利用。

聊城地委专署旧址已经成为古城区内新晋网红打卡地,其源远流长的红色基因和意味悠长的聊城故事也被聊城人津津乐道。如今,东昌葫芦、酒文化、手工艺品制作、研学旅游、非遗美食等功能的衍变让这里成为红色教育和非物质文化产业园。在红星街路北的绮园内,青砖、简瓦组成的私家园林古朴美观,自开园以来就受到游客的热捧,一步一景,步步如画,也让水城市民有了更多好去处,任克溥陈列馆、邮票博物馆、纽扣博物馆的植入更是大大增加了趣味性和文化味道,让人流连忘返。

老建筑焕发新活力,新业态展现新魅力。6月21日上午,位于古城区的“不语·聊馆”正在举行棉文化手工艺传承活动,偌大的休闲空间为展示民族技艺提供了广阔的平台。在绎水居民宿,每逢节假日,入住率能达九成以上。音乐会、民俗表演、传统工艺、非遗展示等活动不断在古城区上演,古城区业态不断丰富,我市以绣花功夫对古城区进行微改造,一些特色餐饮、主题民宿、网红书店等不断涌现,古城区慢慢活起来、火起来。

我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整改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随着古城业态转化和活力提升,一座满怀历史和热情的凤凰古城正在涅槃重生。

2022-06-28 2 2 聊城晚报 content_14280.html 1 漫步古城 一步一景一画卷 一仰一俯皆文化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