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城之眼”高温烈日检修不停
文/图 本报记者 许金松
6月22日,炎夏的水城,烈日炙烤着大地。
在东昌湖边放眼望去,有着“水城之眼”之称的摩天轮如一艘扬帆远航的巨轮,以其独特的造型抢占着城市视觉第一高度。
上午9时许,摩天轮运营平台铁制的地面已烫手。头顶烈日,脚踏铁板,摩天轮运营部经理孙安国正带着几名工作人员进行日常的检修、保洁、消杀等工作。
“排查隐患,力保安全。每天一上班,先让摩天轮空转几圈,对关键部位进行日常检查,排除隐患,确定安全后才能接待游客。”孙安国擦了擦额头上细密的汗珠说道。
此时,平台上温度计的红线已指向37℃,天气炎热,令人感到不适。试运行中的摩天轮,缓慢运转,工作人员对每个轿厢逐一进行保洁和检查,拉门是否顺畅、门闩是否安全……大到设施装备,小到螺丝拉手,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必须做到一丝不苟。直径110米、总高133米、有着42个轿厢的摩天轮,日常检修并非易事。
付建新、赵凤荣两名女员工对轿厢进行仔细保洁、消杀,孙安国和男工友吴斌重点检查轿厢内的风扇和空调运行情况。
“高温天气,日照强烈,防暑降温设施必须要保障。”孙安国说,近期因天气炎热,为了游客安全考虑,及时调整了摩天轮的开放时间,每天12时至15时不再接待游客。
对轿厢完成检查后,孙安国和吴斌又相继爬到了运营平台上面的维修平台,对摩天轮的电源箱、电源线、电机以及关键部位的螺丝进行安全检查。电机输出动力,通过转动的橡胶轮才能推动摩天轮进行正常运转。游客不多时,两台电机输出的动力就能推动摩天轮正常转动,而这里的14台电机,给摩天轮的转动提供了充足保障。
提到检查螺丝松动的窍门时,孙安国笑着说:“为了方便检查,防患于未然,我们给每处螺丝都做了直线标记,若有松动,一看便知。”
作为聊城的标志性建筑,“水城之眼”摩天轮是聊城市人民政府的重点建设项目,是亚洲第三大摩天轮,也是世界上首座建筑与摩天轮相结合的城市地标、世界上唯一一座斜拉索式的摩天轮,该项目的安装工艺和42个特制轿厢,均创造了世界吉尼斯纪录。
如此巨轮,安全责任重大。每天设备运转前,对设备的关键部位进行检查,每周对主轴进行检查……日检、周检、月检、年检,从未间断。从2015年摩天轮开始运营至今,已取得了7年安全无事故的好成绩,而这靠的是运维工作人员的细心、耐心、责任心。
寒来暑往,他们每日坚守运维一线,守护“水城之眼”安全,为聊城旅游事业谱写着新时代的和谐乐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