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o

证据不足陷两难境地 法官调解化三方纠纷

本报记者 王军豪

本报通讯员 谢翠翠

“感谢您的辛苦调解,让这块压在我心头多年的石头落了地。”6月22日,初华(化名)专程来到茌平区人民法院信发人民法庭,向法官杜云华致谢。6月15日,信发人民法庭成功在诉前调解了一起委托合同纠纷案件,初华是案件的原告。

初华起诉了被告李雷(化名),要求其返还代卖酒水价款15万余元。李雷收到起诉状后表示,酒水并非初华委托其代卖的,而是案外人初强(化名)委托的,于是,速裁团队将初强追加为本案第三人。速裁法官杜云华结合案情耐心调解,促使三方达成了调解协议,顺利化解了这起长达十余年的纠纷。

互相帮忙起纠纷

李雷与初强原为同事。初强做生意时,用李雷的信用卡借了钱,后因资金周转困难,无力偿还信用卡欠款。于是,初强便向自己的同乡——本案原告初华借钱,初华当时没有现金,就让初强去其承包经营的酒厂拉酒出售,出售酒的钱就当他借给初强的。

随后,初强又授意李雷去酒厂拉酒,李雷以为该酒厂就是初强承包经营的。2012年9月17日和19日,李雷从酒厂拉白酒1094箱,并向酒厂出具了一份欠条。

初华表示,这批酒水售价为每箱140元,1094箱白酒价值15万余元。初强称,当时自己将此价格告知过李雷。

受出厂价及市场因素的影响,李雷最终将酒以每箱93元的价格卖了出去,所得货款除偿还信用卡欠款外,又帮助初强偿还了其他欠款。2014年,初华与李雷对账后认定,除去信用卡欠款、违约金及帮初强偿还的其他欠款,李雷尚欠他3万余元。

但是对于每箱酒水的价格,三方的说法不一样,而且后来初强长期居住在海南,三方无法面对面协商后续事宜,仅凭电话沟通难以解除误会,进而产生了纠纷,初华遂将李雷起诉至法院。

互联网“云调解” 千里连线

信发人民法庭速裁团队了解到,本案系因互相帮忙引起的民事纠纷,初华委托初强出售酒水后,货款未收回,有损失;李雷用出售酒水的钱帮初强偿还欠款后,尚有剩余,因此对初强负有债务。

在案件办理过程中,杜云华发现,初华仅能提供当初李雷向酒厂出具的一份欠条,证据不足以支撑其诉讼请求;李雷仅能提供通话录音作为证据,证明初强授意其去酒厂拉酒,用销售酒水的钱偿还信用卡欠款。案件事实可以基本确认,但三方均无其他书面证明,任意两方都无法解决该案纠纷。

初华与李雷之间没有直接的法律关系,若双方调解不成,进入诉讼程序,原告极有可能因证据不足而败诉。法官虽然可以根据证据一判了之,程序上实现了公平,但实际上并不公平,无法实现案结事了。考虑到该案的特殊性,杜云华对三方的证据分别分析,使三方认识到他们所举示的证据在法律认定方面均存在不足。随后,杜云华又耐心说明了诉讼风险和调解的优点,征得三方同意后对他们进行调解,一次性处理三方纠纷。

因第三人初强远在海南,速裁团队安排初华与李雷到信发人民法庭,与初强进行线上调解。

纠纷解除 三方满意

线上调解过程中,三方一度因价格原因僵持不下。杜云华让三方考虑朋友、同乡情谊,换位思考一下,建议初华兼顾市场价及出厂价,考虑市场行情后尽量降低价格,同时建议初强及李雷考虑差价过大给初华带来的损失。杜云华辨法析理,让三方认识到了各自在该案中存在的问题。

经过两个多小时的线上调解,最终,三方达成调解协议。李雷和初强共同给付初华13.1万元。李雷当庭向初华给付4万元,其余的9.1万元由初强承担,初华与初强还约定了还款计划。

至此,在信发人民法庭速裁团队的努力下,这起因同乡、朋友之间互相帮忙引起的纠纷案件得以调解。线上调解的方式,还节省了当事人的时间、精力,取得良好的社会效果和法律效果。

在日常民事活动中发生纠纷,证据是关键。杜云华提醒市民,一定要增强保留证据的意识,注意收集与保存证据,否则可能出现虽然自己觉得有理,但因诉讼证据缺失而输掉官司的情况。

2022-06-30 2 2 聊城晚报 content_14424.html 1 证据不足陷两难境地 法官调解化三方纠纷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