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o

智慧助老 破解老年人“触网”难题

本报记者 刘小希

“小姑娘,你能帮我看看怎样在手机上预约空调维修吗?”7月10日晚,在东昌府区妇幼保健院核酸检测点,正在排队等待的市民王倩倩收到了身后一位老人的求助。

原来,老人家里的空调出现了问题,异响不断,拨打售后电话后,工作人员告诉老人,维修空调需要先在手机上进行预约,这让老人犯了难。听了老人的诉求,王倩倩用自己的手机帮老人进行了预约,老人对此十分感激。

事情得到了解决,但王倩倩感觉心中像是压了一块石头,“这些东西,年轻人一看就会、一学就通,老年人却难以应付”。

这件事,也是当下老年人所面临的“触网难”问题的一个缩影。

在互联网普及的今天,“没有网络,寸步难行”,几乎成了当下人们生活的真实写照。虽然近些年,互联网持续向老年人群渗透,但从实际情况来看,仍有不少老人在“数字洪流”中逐渐被边缘化。

“像我们社区,老龄化问题就比较严重,很多老年人没有也不会使用智能手机。”东昌府区广平镇颐和家园社区书记王绍辉说,“平常,老人出门买个东西更喜欢用现金,也很少有老人会用手机跟孩子视频。另外,在进行核酸检测采样的过程中,不会使用智能手机的老人,也常常在扫码环节中遇到麻烦。”

面对这些问题,颐和家园社区推出多项举措:社区志愿者时常到老年人家中走访,手把手教老人智能手机的使用方法;结合广平镇有关政策,社区利用村级运转经费为有需求的居民购置并发放核酸检测采样二维码小吊牌,既提升了核酸检测采样效率,也避免了部分老人在扫码时的困窘与尴尬。

颐和家园社区的这些做法,也是我市多措并举应对老年人“触网难”问题中的一项有效尝试。

聊城市老年大学也将智能手机短训班提上日程,努力改善老年人“不会用、不敢用、不想用、不能用”智能手机的现状;在东阿县,各社区将教会老年居民使用智能电子设备作为一项长期服务内容,在“智慧助老”方面持续发力。

在疫情防控工作中,我市开通了场所码“反向扫码”功能,没有或不会使用智能手机的老人可以提前由家人代办、申领、打印健康码,在进入场所后请核验人员使用“代扫登记”功能完成登记……这些举措,都是在助老问题上的积极作为。

“说到底,等一等、帮一帮老年人,让他们和年轻人一起进入数字时代,既是一种社会责任,也是一种人文关怀,更是今后社区将长期、重点关注的工作。”王绍辉如是说。

作为一名普通市民,王倩倩十分期待老年人“触网难”问题能够有更多更好的解决方法。“人到老年,受制于大脑和身体机能的衰退,有些东西是真的学不会,他们想学也有些力不从心。”王倩倩说,“让老年人乐享数字时代便利,而非被互联网‘网’住,我们每个人都该尽一份力。”

2022-07-14 2 2 聊城晚报 content_15252.html 1 智慧助老 破解老年人“触网”难题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