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经济”点亮水城新“夜”态
本报记者 刘亚杰
“夜经济”不仅是城市消费的“新蓝海”,还是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求的新方式。建设一批地方特色街区,是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的有效载体。
目前,随着我市推动城市发展软实力步伐的加快,越来越多的夜间消费地标逐个显现,促进消费稳中提质、拉动经济增长,同时也不断丰富着市民的业余生活。
百年老街获新生
7月14日晚,雨后的东关街人来人往,不少市民趁着难得的凉爽走出家门,享受夜晚带来的乐趣。
“黄色的灯带盘绕在古色古香的建筑物上,真是太美了。”吃过晚饭,陪着家人遛弯休闲的市民黄宇边走边看,树上的“鸟巢”在射灯的装点下,仿佛童话世界中的场景,道路两旁鳞次栉比的商店和饭馆里不断传出热闹的嬉笑声。
“生意越来越好,人气也越来越旺。”经营熟食店的老张说,随着东关街整改完毕,家门口干净了,停车方便了,文化味道更浓厚了。随着东关街的人气越来越旺,他把店铺的营业时间推迟了一个半小时。
百年老街承载着聊城市民的美好记忆,东关街不仅是曾经最著名的商业繁华之地,还是至今留有最真实烟火气的街道,东关街始终车水马龙,也始终生机勃勃。
不过,随着基础设施和商业文化景观的陈旧,周边居民生活环境亟须改善;如何让老街留住记忆,成为东关街华丽变身的重要考量。如今,古色古香的牌楼,栩栩如生的彩绘,与街道融为一体的配套设施让东关街除了拥有烟火气,还饱含时代气息和文化味道。
夜晚来临,东关街除了热闹的叫卖声,还不断涌现出游客和市民拍照的快门声。一个“有时尚气质、有历史文化底蕴、有水城民俗记忆、有魅力城市风光”的特色商业街正在慢慢显现新的活力。
“时尚北关”正青春
“华灯初上,灯火璀璨;美轮美奂的灯光,‘潮’味十足的文创市集,现在的北关街,既陌生又熟悉。”在网络上,不少网友这样评价如今的北关街。
7月14日夜晚,从古城北城墙上向北望去,北关街灯火璀璨。慢慢从北关桥走下,北关街两旁的停车位上停满了车辆。酒楼、茶馆、海鲜、传统美食、小酒馆……北关街两旁丰富的业态以饮食文化为主,打造着舌尖上的民间盛宴。
“但凡有外地朋友来,我都会选择在北关街一带请他们吃饭。”市民周文新说,这条街上美食品类丰富,又紧邻东昌湖风景区,不失为接待朋友的好地方。
北关街是市中心区域出入古城区的主要通道,古城文化和现代生活从这里交会。虽然以街命名,但这里是城区重要交通枢纽和餐饮集聚区,商业氛围较为浓厚。自北关街城市更新以来,北关街呈现出“便”“靓”“利”等特点。街区的停车位越来越充足,店铺外部统一的风格又体现了丰富的变化,经营业态更加多元,夜晚来临,市民一边欣赏东昌湖美景,一边在此消夏,好不惬意。
每逢节假日,北关街东侧的琴湖湖畔歌声悠扬,重新打造的步行街俨然成了“网红打卡地”,乘船而下,不断变换的灯光让这里有了“西湖美景”的味道。
传统商圈显活力
7月15日傍晚7时,华灯初上,位于开发区当代商圈的“网红一条街”——当街,逐渐热闹起来。入口处,一家经营花店的老板小米(化名)把自己并不算大的店面装饰得颇具浪漫风格。
“明天是周末,今天肯定要忙一些。”她边拾掇自家的小店,边和记者聊了起来。小米告诉记者,她在城区也有工作室,自“当街”这一项目推出以来,她就看中了这里的“网红”气质。“年轻时尚又有创意,每天都有不少年轻人慕名而来。”事实证明了她的判断,自从她的花店进驻当街,不仅给她带来了可观的收入,而且让她的小店名气越来越大。
汽车造型的餐车,彩色错层集装箱搭建组成的步行街。今年6月份,首期占地面积3000余平方米、由50余组集装箱建造而成、规划了40余家风格特异的品牌店铺组成的当街,在开发区当代商圈一亮相就引来市民群众的广泛关注。啤酒屋、咖啡厅、各种网红小吃也渐渐让这里颇具人气。
“夏天的夜晚最适合休闲放松了。”夜晚来临,在当街附近居住的市民程新都会带着孩子们到当街转一转,除了品尝小吃,他更愿意沉浸在这里的“烟火气”中。“夏天的夜晚很长,城市里就应该多一些类似的‘夜场’,丰富大家的业余生活。”程新说。
来一杯星巴克,下班后和朋友聊聊天逛逛街,从夏日的傍晚开始,除了当街之外,以百大金鼎为中心的核心商圈周围也散发着“夜经济”的味道。在核心商圈,国际大牌不断入驻,商业业态不断丰富,激发着消费者夏日消费的活力。
“针对夏季消费的特点,我们不仅延长了营业时间,而且还推出了‘夏凉节·晚间购’活动,优惠力度大,活动内容丰富,吸引大量市民前来参加。”百大百货事业部行政总监李桂华说,除此之外,他们还把“新能源汽车展厅”搬到了商场内,消费者一边逛商场的同事还能看车展,以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为载体,不断满足着消费者多元化的消费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