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白理事会“理”出好风尚
本报记者 孙克锋
“目前,高唐县736个村(社区)全部建立起了红白理事会,明确了理事会职责范围,制定村规民约和红白理事会章程,规范了办事流程、办事标准,把文明办理婚丧事宜纳入村规民约,图版公示上墙。”7月17日,高唐县民政局社会事务科科长吴庆说。
红白理事会大力宣传倡导自觉抵制天价彩礼,引导婚嫁双方逐步降低彩礼数额,压缩婚礼用车数量,减少使用和租用豪车、大排量车等现象,倡导绿色简约、健康有益的喜庆活动。
高唐县还制作了红白理事会联系卡,实现了农村红白事有人管、有章依,夯实基层组织基础,并对理事会成员进行了业务培训,充分发挥自治职能,实现了自我管理、自我约束,自我服务。
吴庆说,他们还选树鱼丘湖街道郭五里村“喜事小办,厚养薄葬短丧”、汇鑫街道王签村“减大操大办,增节俭文明”等一批移风易俗先进典型,并将移风易俗纳入村级目标千分制考核方案,与村党支部书记日常考核和工资挂钩,引导群众主动算好“经济账”,制定《婚丧事宜新规范》和“移风易俗村级小宪法”、建立村级工作台账等。
高唐县还以情人节、“520”、七夕等结婚登记高峰日为契机,在颁证厅举行集体颁证仪式、主题颁证仪式等,在提升婚姻登记仪式感的同时,也有效宣传了简约婚俗礼仪新风尚。同时,引导新人尝试集体婚礼、旅行婚礼、公益婚礼等特色突出、文明节俭的现代婚礼,用积极健康的庆祝方式代替大操大办、铺张浪费,自觉抵制低俗婚闹、铺张浪费、大操大办等不正之风,部分新人还在婚宴现场播放“婚礼式颁证”视频,进一步扩大文明新风尚的传播效应。
高唐县“丧事简办、婚事新办”政策得到广泛响应,通过红白事的统一规范办理,即节省了时间,又降低了花费,社会文明程度进一步提高。在喜事方面突出的表现是,婚车数量普遍减少,宴席一般只招待新人双方亲友,滥发请柬的现象大幅减少,烟酒标准普遍降低,不文明婚闹现象得到有效遏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