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连载
《布衣诗人谢榛》⑫
聊城 武俊岭
第三天,谢榛、妻子一同收拾行装,还没收拾利索呢,刘府的马车就已到了家门口。
来接谢榛的人,就是那个门公。门公看到谢榛拿着那么多东西,便说你只带你看的书就行,别的不用,府里什么没有?
谢榛听了,便把笔墨纸砚放下,登车而去。
到了,谢榛知道了刘守备的五个孙子,都是七八岁的年龄。谢榛读过私塾,自然知道要教一些什么。
从此,谢榛便在刘府当起私塾先生来。他一早在家吃完早饭,便赶到刘府教书。中午,在刘府吃一顿。下午继续教书,天黑以前返回家中。夜里,谢榛继续读书。
谢榛一要弟子背诵好多东西,二要弟子临习柳公权的《玄秘塔碑》。这样,他就有时间读书了。
谢榛教书、读书累了,就到后花园走一走,休息一下。教室和后花园之外的地方,谢榛没有涉足过。
一个月过去,谢榛领到二两银子。他买了一些礼物,送给苏东皋先生。苏先生对谢榛说,你这样客气干什么?只此一次,以后再买礼物,我就不让你登门了。
三年下来,谢榛教书积下一些银两。父亲把种地所得的银两清点一下,共有七十两。于是,便在春天里把四间老屋翻盖成五间。两间为老两口儿的,其余三间当作谢松的新房。
谢松很快定下一门亲事,新娘是城南的刘家姑娘。择了一个吉日,谢松把媳妇娶进家门。
谢松娶妻后的第三天,谢榛的妻子生下第二个儿子。谢榛给二儿子起名为“元辉”。
这几年里,谢榛也作了一些诗。谢榛诗兴来时,不拘什么纸张,铺展开来便写。然后,经反复推敲、修改,定稿之后,用蝇头小楷在稍好一点的宣纸上写下来。
他有好长时间没有见苏先生了。这天,他雇了一头驴子,骑上驴,前去拜见苏先生。
谢榛把自己的几首新诗呈给苏先生。苏先生右手抚纸,左手捋须,仔细欣赏。
谢生,你的诗很有可观了,爽朗、深细兼而有之。你要多写,三十岁前写出二三百首。
谢榛高兴地说,谢谢先生教诲!
谢榛把苏先生的话牢记心中。他于教读之余,慢慢地琢磨诗歌。五言、七言古体,格律要求相对不高,谢榛放手写了几十首。诗歌定稿后,谢榛便抄录数十份,散发给运河边上的酒家。这样,沿运河过往的客人,便看到了谢榛的诗歌。这些客人当中,有不少科举出身的官员,也耽于诗歌。这样,谢榛的名声,便渐渐地大了起来。一晃,谢榛快30岁了。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