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  缩小-   默认o

砌砖少年有个“大国工匠”梦

这个暑假,于传新在校园里安静地练习砌筑。 刘敏 摄

于传新和他的老师冯焕芹在比赛现场合影。受访者供图

于传新参加全国乡村振兴职业技能大赛。 受访者供图

编者按  拥抱多彩假期,实现全面成长。“双减”政策落地一年,这个暑假与以往是不是有些不一样?是不是书本作业少了,社会实践作业多了?告别“赶场”般的补课生活,这个暑假,或劳动,或实践,或读万卷书,或行千里路。兴趣爱好,职业教育,都安排上,给自己更多成长机会,在更多元的教育实践中期待收获。种下一粒种子,收获整个秋天。聊城晚报从本期开始,将陆续为您展现聊城各阶段学子不一样的多彩暑假生活。


本报记者 刘敏


7月22日上午,雨下得比较急,雨中的校园格外安静。

低着头,一声不吭,于传新用瓦刀拌一拌盆中的泥浆,拿起一块砖将泥浆抹在上面,砌筑刮灰,一气呵成。

身穿蓝色工装,垒砖手法十分娴熟。今年18岁的于传新,是聊城市技师学院建筑工程与技术专业的一名学生。将近两个月的暑假是漫长的,这个假期大多数学生会怎样度过?于传新的选择是,继续在学校的实训车间砌砖。

新学期开学后,于传新将开始为期一年的实习生活。离开学校前的这个假期,他不想闲着,他要多练习技能。

“老家在东阿姚寨镇王守田村,亲戚中有人从事建筑行业。对这个专业了解一点儿,我也喜欢。”谈起初中毕业后的选择,于传新内心从容。

于传新就读的建筑工程与技术专业是3+2学制,后面两年是大专。校内的专业课程已经结束,新学期他将要去实习。

提起砌砖,你是不是立即想到了机器轰鸣的建筑施工现场?其实,作为一名砌筑工,于传新的作品更像一件艺术品。

“砌筑,是垒墙,但垒的不是普通的墙。我们垒的这种墙有各种造型,精度要求高,误差要求为零。”18岁的于传新做事踏实,有些内向。只有说起自己的专业时,他的话才会多起来。

于传新开始接触砌筑工项目的训练,是在2019年。当时为参加校内的一个比赛,他练习了两个多月。“80多人参赛,我获得了三等奖。”初次参赛能拿到奖项,出乎于传新的意料。

那时候,一天练习8个小时,很累。训练中的于传新,开始并没想到能拿奖。用他的话说,就是想感受一下比赛的氛围,慢慢提升自己。

初次比赛就获奖,于传新也喜欢上了砌筑工项目。在去年9月举行的全国乡村振兴职业技能大赛上,他一举摘得竞赛项目砌筑工(学生组)铜牌。

比赛中,选手们要在8个小时内完成一堵带图案的墙体砌筑,赛后裁判对墙体尺寸、水平、垂直、平整度、细部等方面进行测量与打分,精度要求非常高。

在国赛的赛场上,高手之间的对决就在毫厘之间。

“我们的作品要与图纸分毫不差,要做到零误差非常不容易。”于传新说,比赛要经过放样、切割、砌筑、勾缝、清理几个步骤。所谓放样,就是将图纸放大成实物一比一的大小,这很考验选手图纸识别和测量的能力,必须确保误差在允许范围内。

切割环节难度也比较大。“表面看,这是一块砖,其实并不是,它是用两三块砖切出来再处理而成的。”指着手机中的一张参赛图,于传新告诉记者,做造型,难度也很大。

在普通人的印象中,砌筑工可能门槛比较低。其实不然,高级砌筑工属于稀缺人才,在古建筑修缮、景观墙面建造、寺庙或祠堂建设中都大有可为。

技能比赛对墙面的尺寸、平整度、垂直度,还有细节,要求都很高。简单来说,技术精湛的砌筑工,作品完成后,一把尺子靠上去,和墙体之间一点儿缝隙都没有。这样的人,是建筑行业内不可多得的高手。

在国赛上能拿到铜牌,并不容易。为了这枚奖牌,于传新付出了很多。训练备赛的那段日子正是夏天,实训车间像桑拿室,他身上的衣服大多数时间是湿的。

冯焕芹,是聊城市技师学院建筑工程系老师。赛前训练和比赛期间,她一直陪伴着学生。

“为方便我们洗衣服,老师自掏腰包给我们买了洗衣机。”提起备赛时的难忘经历,于传新说冯焕芹老师让他十分感动。

砌筑工项目对精度要求很高,一个作品完成后,好不好,要经得住测量。所以,学生训练的过程中,冯焕芹经常要用检测仪器从各个角度进行测量,这对有腰伤的她来说很不容易。

付出就有回报。一枚奖牌,让于传新感觉一切都是值得的。

备赛时压力很大,也很累,但通过训练,于传新的技术提升很快。更关键的是,参加过国赛之后,他对砌筑工这个工种也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于传新清楚,要想成为行业内的翘楚,他要走的路还很长。他会继续学习,提升学历的同时不断提升技能,希望有一天能成为一名真正的“大国工匠”。


记者手记

心在一艺 其艺必工


一砖一瓦,匠心筑梦。

对普通的建筑工人来说,砌一道墙,误差在5毫米之内是允许的范围。对参加砌筑工项目的学生来说,这个误差是零。

当然,在国赛的赛场上,误差控制在1毫米之内的,已经是不可多得的高手。

为缩小误差,于传新投入了大量心力,平时认真练习技能。“做造型需要切割砖,这也是缩小误差的关键。备赛训练的时候,一天要切一二百块砖。”备战训练的强度,外人不了解,于传新却深有感触。

要想成为一名精雕细琢的砌筑工匠,这也是一条必须要走的路。

暑假期间,校园里比往常安静,于传新的内心也十分安静。砌砖的时候,他全神贯注,丝毫不受外界影响。

通过参加比赛,于传新的职业技能得到了很大提高。作为学校水城砌筑社团的成员,暑假中他除了通过训练提升自身技能外,还要把自己在比赛中积累的经验再分享给自己的学弟学妹。

走技能成才之路,需要不断突破自我。在一砖一瓦之间,于传新对砌筑的认识不断加深,也让他更加喜爱上了砌筑工这个项目。

学好一项技能并非一朝一夕就能做到的,要想取得好的成绩,需要长时间的磨炼和细心钻研。为做到精益求精,在长时间的训练中,一遍不够好,于传新的选择是再练一遍。

除了砌筑,钢筋的绑扎、测量、CAD画图、手工绘图等,都是于传新和他的同学要掌握的基本技能。

“我需要学习的东西还有很多,还需要不断努力。”于传新说。

技能学习让他的人生有了方向,而持之以恒的努力,才可能让人生有出彩的机会。

刘敏

2022-07-27 2 2 聊城晚报 content_15905.html 1 砌砖少年有个“大国工匠”梦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