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WB04版:关注
放大+  缩小-   默认o

王宗伟:保家卫国 决不后退

王宗伟在云南前线执勤。受访者供图

王宗伟(右)在老山前线留影。受访者供图

王宗伟(左)和战友一起看望烈士的母亲。朱玉东 摄

编者按

手握钢枪,保家卫国。30多年前,一批热血儿女怀揣报国之志,在祖国最需要的时候,义无反顾奔赴战场,他们将生死置之度外,英勇奋战、血洒疆场,用鲜血和生命维护了祖国的安宁,涌现出一批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八一”建军节来临之际,我们走近参加过老山防御作战的老兵,倾听他们的故事,一起回忆那段峥嵘岁月。

本报记者 朱玉东

本报通讯员 刘建国

南国烽烟正十年,

此头须向国门悬。

后死诸君多努力,

捷报飞来当纸钱。

——陈毅《梅岭三章》

“你还是多了解了解我那些战功大、流血多的战友吧,他们的事迹更加感人!比起那些牺牲的烈士,我算不得什么。”王宗伟参加过老山防御作战,今年55岁的他,依然一身英气。7月25日,听说要采访他的战地事迹,性格谦厚的王宗伟神情有些凝重。

王宗伟是茌平区博平镇牛营村人,1967年出生,1983年11月入伍。

1985年1月,部队接到赴云南参战的命令,即刻进入战前准备。保家卫国,坚决消灭来犯之敌,战士们群情激昂,报国杀敌的决心十分坚定。

被子衣服都是潮湿的

1985年3月初,在经过两个月的准战时军事训练后,部队开赴云南。3月14日,王宗伟跟随部队来到云南省老山地区的砚山县盘龙乡,在那里继续做战前训练和准备。刚到云南,眼前的景色让王宗伟感到十分新鲜,到处都是山,周围全是原始森林,气候闷热,景致和北方大不一样。

老山地区属于热带季风气候,每年5到11月为雨季,12月到第二年4月是旱季。一般到了雨季,敌我双方作战的行动大多停止,进入调整期。但是1985年的雨季,老山战场的越军一反常规,频繁进攻,十分猖獗。5月18日,王宗伟所在团开始接守阵地,第一批上去的是班长等技术骨干,王宗伟等人5月27日上了阵地。

团指挥所设在了盘龙江沿岸麻栗坡县的天保镇208高地,离老山主峰不远,从天保镇往南都是战场。不下雨的时候,这里山岳丛林间也常常是多云多雾,当时正是雨季,更加潮湿闷热,衣服被子天天都是潮湿的,这让来自北方的战士很不适应。

团指挥所建在离山头不远的山坡上,是依托一块凸出的石头用木头搭建起来的,距离阵地前沿很近,在敌人大炮的射程之内,随时面临危险。一开始,指挥所晚上照明靠蜡烛或者煤油灯,后来用上小发电机发电。越军喜欢山地战和夜间偷袭,王宗伟在站岗时很警惕,严防敌人偷偷摸上来。有两次,王宗伟连续好几天站岗,困得站着就能打盹,醒了就是一激灵。

目睹战友牺牲

最让王宗伟难忘的就是那场惨烈的老山211高地一号二号哨位争夺战。当时越军趁我方刚刚接防立足未稳之机,对阵地进行了猛烈炮击,我军连续三天三夜重炮还击,炮筒子都打红了。军首长亲自坐镇指挥,团参谋长去了前沿指挥,突击敢死队一拨一拨往上冲,先后牺牲了100多人。6月11日,团政委命令,留下几个必要的值班人员,其余所有后勤人员全上阵地,想尽一切办法把伤员抢救下来,把烈士的遗体抬下来。

王宗伟所在的组有7个人,由团政治处保卫股孙股长带队。王宗伟回忆说,那天是晴天,但空气还是湿热的,脚下山路泥泞,头顶上炮弹呼啸而过。中午时分,他们进入靠近阵地前沿的后方战壕,战壕里很难走,全是过膝甚至齐腰的污水。下午1点多,他们到了百米生死线的一个屯兵洞,在那里吃了点东西,稍微休息一下,准备过生死线。

王宗伟说,当时吃的东西是在战壕里捞的水果罐头,7个人只有警卫排三班长那里还剩半壶水,他们传着一人一口喝了一点。一会儿,就看到一批增援的战友匆匆赶往枪炮声激烈的前沿。又过了十几分钟就听到百米生死线那边响了两声炮,王宗伟和另外两个战友去察看情况,发现几名战士抬着一个浑身是血的重伤员,一问才知道,是副班长田维录在百米生死线上中了敌人的炮火,需要紧急抢救,他们赶紧上去架起了田维录。田维录的脚和大腿被炮弹炸断,伤口太大,一直在流血,等王宗伟他们赶到天保农场时,田维录已经因失血过多牺牲了。在场的几个人都哭了,得知田维录是茌平的老乡,王宗伟更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了,那天晚上,王宗伟一夜没睡……

百米生死线遭遇炮击受伤

1985年7月19日,王宗伟和副参谋长的警卫员孙有国去前沿执行任务,他们当天下午1点多出发,过百米生死线时,遇到了敌人炮击,王宗伟紧急卧倒,右腿痛了一下,跑过生死线往山坡上爬的时候疼痛加剧。当时以为是肌肉受伤,王宗伟拄了根木棍赶到了前沿阵地,完成任务回到团部时,天已经黑下来。王宗伟拄着棍子坚持了一周,后来实在挺不住了,就到师卫生院去检查,才知道是右腿粉碎性骨折。最后,王宗伟转到了昆明空军医院。3个多月之后,伤好多了,医生找王宗伟谈话,建议他转回后方。但王宗伟一再坚持,最后又回到了前线。

王宗伟说,保家卫国是每一个士兵的职责,在战场上不能害怕,这样才能反应机敏、快速观察和判断敌情,最大限度地减少牺牲。当时自己只抱定一个决心,那就是在战场上坚决不当逃兵,绝不能给家里丢人。

1985年12月,王宗伟在战场上入了党。1986年4月,王宗伟所在部队完成了轮战任务,回到青州驻地。1986年5月,王宗伟被授予三等战功。

1986年10月,因牵挂着辛劳的父母、年幼的弟弟妹妹和年迈的奶奶,王宗伟放弃了部队领导给他在济南安排的待遇优厚的工作,回到了老家茌平。

参加工作后,王宗伟和从前线回来的战友组织了战友友谊会,多次组织参与义务献血、向困难地区和灾区捐款捐物等活动,每年组织关爱烈士父母活动,为生活困难的烈士父母捐款,定期看望、慰问烈士父母,替烈士战友尽孝。

老山防御战已经过去了30多年,王宗伟时常想念长眠在那里的战友,他指着一张照片说:“看到船头村桥头的这棵树了吗?后来它被炮打断了,我也很想它。”

2022-07-28 2 2 聊城晚报 content_15998.html 1 王宗伟:保家卫国 决不后退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