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空中的星
聊城 刘景秋
妈妈QQ通讯录里有一位再也不能上线的人,他化作了天上的一颗启明星,照亮我们的前行之路,他就是我的太姥爷马善文,一名共产党员,一名解放军、志愿军战士,一名勤勤恳恳工作、实实在在做事的公职人员。
太姥爷出生在20世纪30年代一个贫苦家庭,在那个食不果腹、衣不蔽体的动荡年代,普通人家的孩子很少有机会接受教育,都是小小年纪便想办法去谋生,可一年到头也没结余。年仅十几岁的太姥爷说,与其在这乱世中求生存,不如走出去为苍生谋幸福。心怀这种家国大志,太姥爷自告奋勇参了军,他在部队作战勇敢,参加了著名的解放上海的战争,为解放全中国立下一份战功。
新中国成立不久,人民还没过上几天好日子,对新中国虎视眈眈的美帝国主义就发动了朝鲜战争,悍然越过三八线,将战火引到鸭绿江边。太姥爷和他的战友们在上级领导下,抱着誓死也要保家卫国的决心,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赴朝作战。
关于抗美援朝的事情,太姥爷很少主动跟晚辈提起,可大家都知道,那是一场惨烈无比的战争。我想或许是太姥爷不忍心回忆那肝髓流野的惨烈和埋骨他乡的战友。但每当后辈央求他讲的时候,他也会很沉重地给家人讲一讲。他说,当你站在鸭绿江边上,你更能明白,这一仗必须要打,并且一定要打赢。从太姥爷的讲解中家人知道,他在抗美援朝战争中担任运输兵,美军为了切断我方物资补给,全天候对运输部队狂轰滥炸,太姥爷和战友们只得在相对安全的夜里运输物资,后方补给的责任很重,物资都是战士们用鲜血和生命换取的。
我们都曾见过电影里枪林弹雨、烽火连天的战争场面,战士们用鲜血和生命捍卫着国土和民族尊严。太姥爷说,真正的战争更惨烈,敌军的进攻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空军如飓风般狂卷目及之地。志愿军战士那种大无畏的爱国情怀使自己忘了伤、忘了痛,只有一个信念:保家卫国!直到今日家人还记得太姥爷说过的话:“我们的前面是敌人、背后是国家,这一仗,只有伤亡、没有失败!”
有一次,太姥爷睡觉醒来发现,连他枕的麻布片上都有弹片,子弹不长眼,战士的生命时时刻刻都受到威胁。太姥爷负伤数次,他的肚子上有道长长的“L”形疤痕,从胸口到腹部。太姥爷对家人说:“我这点伤疤算不得什么,冲锋陷阵的战友是拿自己的生命为后来人铺路。当我踏着战友的尸体前进的时候,更深刻地体会到‘落后就要挨打’,人穷不能志短。”在这种英勇顽强、舍生忘死的革命精神支撑下,志愿军战士们以弱胜强,最终把敌人挡在了新中国的大门外。
太姥爷说,能从战场上活着回来是因为无数战友献出宝贵的生命挡在了他们前边,所以他们要在自己的岗位上干出个样子来,在各个行业为人民服好务,为国家发展贡献自己最大的力量!因为太姥爷此时不仅为自己而活,更要为逝去的亲密战友而活。
太姥爷身上所具有的可贵品质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我的家人。他教导后辈无论何时都要积极进取,保持学习热情,做到思想与时俱进。太姥爷以身作则,80多岁开始学习使用电脑查阅资料,通过QQ聊天和写日志,把有意义的事情记下来。太姥爷眼花,打字慢,因操作不熟会打出错别字,可是他依然抱着活到老学到老的精神坚持学习。太姥爷还通过网络新闻关注党和国家的发展,这个耄耋之年的老人始终心系党和国家,他的赤诚丹心和进步精神时刻鼓舞着后辈努力向前!
太姥爷写得一手好字,他一直坚持写纸质日记和网络日志,至今家人还珍藏着他的日记本。太姥爷退休后还总不失时机地给年轻人指引努力的方向,教育后辈工作不能怕吃苦,要有奉献精神,鼓励后辈积极加入中国共产党。
太姥爷还用实际行动教育身边人“感恩”。有一次单位集体买房,家里经济拮据拿不出钱,在一位老同事的帮助下才凑够首付,最终买房安了家。这份恩情太姥爷一辈子也没忘,时时跟后辈念叨。太姥爷的行动让我们明白,做人要做一个知恩图报的人。正如《寻梦环游记》中说的:“死亡不是生命的终点,遗忘才是。”虽然太姥爷已经离开了我们,但是我相信他化作了天上的一颗明星,在黑暗的夜空中熠熠闪烁。老一代共产党人的宝贵品质是我们所有人学习的榜样,它将会世代相传,激励后辈砥砺前行!


鲁公网安备3715020200013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