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节临近 这样选月饼

本报记者 叶晨雯

月饼象征着团圆和睦,吃月饼是中秋佳节的传统习俗。中秋节临近,各大商超的月饼已经摆在了显眼的位置。面对各式各样的月饼,该如何挑选?8月22日,聊城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了关于月饼的消费提示,帮助市民更好地选购月饼。

首先要查看标签内容是否齐全。按照《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相关要求,食品生产企业直接向消费者提供的预包装食品标签标示应包括食品名称、配料表、净含量和规格、生产者和(或)经销者的名称、生产日期和保质期、贮存条件、食品生产许可证编号等信息,以及其他需要标示的内容。消费者不要购买或食用标签信息不全、内容不清晰,掩盖、补印或篡改标示信息的月饼。

对于需要控制能量和糖分摄入的人群,在选购月饼时要关注配料表和营养成分表。按照规定,“无糖”是指营养成分表中碳水化合物含量≤0.5g/100g,“无糖”月饼品尝起来依然是甜的,是因为其中添加了低聚糖或甜味剂等物质,添加这些物质大多不会使血糖升高。“无蔗糖”是指配料中不含蔗糖,也没有添加白砂糖、绵白糖等,但是不等于不添加其他糖(葡萄糖、果糖、乳糖、麦芽糖等)。对于“无蔗糖”月饼,控制血糖的人群要谨慎购买。

月饼是高油脂食物,生产的时间越长,脂肪发生氧化酸败的可能性越大,散装月饼与空气直接接触,油脂发生氧化变质的概率更大,建议购买现制现售的月饼,谨慎购买存放时间较长的散装月饼。生产时间较长的预包装月饼,临近保质期时,常常会进行特价处理,消费者也需谨慎购买。此外,配料表中含起酥油、氢化植物油的月饼要尽量少吃,因为可能含有人工合成的反式脂肪,反式脂肪能让食物变得香味浓郁、口感柔滑,但是人工合成的反式脂肪会诱发心脑血管疾病,过量食用还会增加肥胖、糖尿病等疾病的发生率。

月饼中的脂肪和碳水化合物等含量较高,容易引起肠胃不适,特别是老人、儿童、肠胃功能弱者,不宜过量食用月饼。过敏人群还需关注标签中的致敏信息,因月饼饼皮含有小麦粉、鸡蛋,而月饼的馅料中可能含有乳及乳制品、花生、坚果、大豆等可能导致过敏反应的原料,过敏人群在挑选或食用月饼时需仔细查阅配料表,以及注意配料表邻近位置是否有提示信息。

2022-08-30 2 2 聊城晚报 content_17729.html 1 中秋节临近 这样选月饼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