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费居高不下 村民意见挺大
工作人员回复:通过供水管网改造,问题已解决
文/图 本报记者 张承斌
8月29日,莘县徐庄镇前王楼村村民吴先生向本报反映,自从村里通了自来水,水费一直比较高,最近这次交水费,更是达到了5元/立方米。
记者在村里调查走访时,村民们告诉记者,一直以来,该村水费确实比周边村庄高,原因是“有水损需要均摊”。不过,村民们对此也有疑问:造成水损的原因是什么?为何水损问题持续这么长时间一直未解决?各户用水量不同,水损均摊合理吗?为何最近一次收水费,价格高达5元/立方米?
对于上述问题,记者采访相关单位进行了全面了解。
问题
这样均摊水损合理吗
8月29日,记者来到莘县徐庄镇前王楼村。
“这是最近两次收水费给的收据,上次是3.5元/立方米,最近的这一次是5元/立方米。”吴先生告诉记者,水厂按照村里总表收取水费的价格是2元/立方米,但是很长时间以来,村民们的用水价格一直比这个高,“每立方米从2元多慢慢涨到3元多,比周边乡镇高出不少。如果说3.5元还勉强可以接受,5元就实在太离谱了。”
走访中,村民们告诉记者,村里用水价格一直以来比正常价格高,原因是需要均摊水损。“水厂根据村头的总表收水费,总表的用水量和各户水表计数对不起来,这个差额就需要每户均摊。”
对于均摊水损,部分村民认为并不合理,“每户用水量不一样,应该根据各户用水量多少,收取相应比例的水损才更为合理。比如,有的村民外出打工,家中并不用水,但还要均摊水费,让人无法理解和接受”。此外,村民们还指出,村里的水损问题存在相当长时间了,却一直没有得到解决,而由此造成的损失由村民们承担,这也不合理。
回复
现已改成“一户一表”
记者随后就此事联系了莘县徐庄镇供水中心。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前王楼村水费较高确实是因为有水损,“开始的时候不多,水费两块多点儿,后来随着年限增加,管道跑冒滴漏在所难免,加上后来天然气、雨水管道等交叉施工,对一些供水管道造成了破坏,进一步增加了水损。最近的这次水费收的是8个月的,因为水损太严重,达到了5元/立方米”。
该工作人员表示,对于前王楼村的水损问题,他们也曾向上级有关部门汇报,得到的回复是“进行整改”,不过因为费用问题,一直以来无法落实,“那时候没有相关政策,这笔钱只能村里出,但是有村民认为,自己家里并没有水损,不该出这个钱,这个费用很难收上来,整改也一直未能进行”。
上述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不久前,莘县启动了村级供水管网改造工作,前王楼村是徐庄镇首个改造完成的村庄。“这个村的水损太严重了,有了政策支持,我们马上将这个村庄报上去了,现在管道都改造好了,村民用水都是‘一户一表’了,自己用手机就能按照正常价格缴费了。”
记者手记
“水”可有损 “位”不可失
用水价格长期居高不下,水损问题一直未能解决,虽然这背后有种种阻碍因素,但一个难以掩盖的事实是,相关部门依然缺少深入基层,听民意、解民情、聚民心的“干劲儿”。遇到“硬骨头”,不敢啃,不想啃,影响了问题解决,辜负了群众信任。
诚然,一个村庄的管网改造并非易事,牵涉的点和面不少,需要统筹实施、稳步推进。如果没有财政政策支持,要解决费用问题,需要做的群众工作也不少。但是,只要肯多花一些工夫,多进几次村子,多拉一些“知心呱”,相信这个工作也并非不能做通。
基层是最贴近群众的地方,工作千头万绪、纷繁复杂,做好基层工作关系到党和国家方针政策的执行,也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和社会稳定。我们基层的党员干部在工作中应该再多一些为民的情怀、务实的作风,真正践行“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毕竟,“水”可有损,“位”不可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