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o

凌晨5时,一场对88岁走失老人的救援

本报通讯员 唐明强

“我代表全家人向你们表示感谢!”9月2日上午,冠县清泉街道沙庄村民冯品须来到崇文街道崔八里村,将一面写有“慈行善举 大爱无疆”的锦旗送给张保华和马山。

事情还要从10多天前说起。

8月22日凌晨5时许,崔八里村党支部书记张保华正在村广场核酸采样点安排工作,突然,他看到不远处的老冠临路路肩上有一团黑影。“该不会是有人出事了吧?”想到这儿,张保华撂下手里的东西匆忙跑过去,到跟前才发现是一名摔倒的老人。

初秋的早上,天比较凉,且刚下了一场雨,地面湿漉漉的。他赶紧扶起老人,问老人是哪里的、怎么样了。老人脸色很不好,张保华连问几次,老人都没答话。

张保华赶紧喊了两名村干部过来,一起把老人搀到村委会办公室,又给老人倒了一杯热水。缓了一会儿,老人的脸色渐渐好转。在交谈中,老人慢慢说出“沙庄”二字,这是冠县清泉街道的一个村庄,是一个回族群众聚居村。没有犹豫,张保华拿起手机打给了马山。原来,马山和张保华都是基层党支部书记,同为冠县第十八届人大代表,马山还是一名少数民族代表。

马山接到电话后,立即多方打电话联络。凌晨5时,天还没有大亮,很多人还没有起床,马山顾不上这么多,找人的电话一个接一个。功夫不负有心人,不多时就联系上了老人的儿子,就是开头提到的冯品须。此时的冯品须一家正因为老人走失急得团团转,得到消息,他立马驱车来到了崔八里村。

原来,老人今年88岁了,记忆障碍严重,肢体无力僵硬,走路不稳。不知怎么回事,凌晨3时左右老人自己出了门,等家人发现时,老人已不知去向。

送别了冯品须一家,天已大亮。电话两端的张保华和马山都长舒了一口气,悬着的心终于落了地。

2022-09-06 2 2 聊城晚报 content_18075.html 1 凌晨5时,一场对88岁走失老人的救援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