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o

外国友人在聊解锁“中秋味道”

韩国友人林弘烈(右三)、李基源(右一)用模具给月饼塑形

文/图 本报记者 陈金路

“操作台上已经摆好了冰皮(面团)和各种馅料,咱们一起做月饼吧。先在冰皮上撒点果蔬粉,再揉搓面团……”9月9日上午,阳谷县景阳冈酒厂英雄文化观光园手作工坊内,月饼工艺师张亚楠仔细地向外国友人讲解做月饼的步骤。

当天,来自聊城希杰食品有限公司的韩国籍友人林弘烈、李基源和聊城大学巴基斯坦籍外教法希姆、东昌学院巴基斯坦籍外教泰瑞一起参加了“外眼看聊城”系列活动第十期——“我们的节日·中秋节”活动,现场体验中国做月饼的传统习俗,当一个个月饼在外国友人手里成形时,他们高兴得合不拢嘴。法希姆兴奋地拿起亲手做的月饼,伸出了大拇指,以示自己做成功了。与此同时,泰瑞拿起一块冰皮,撒上紫薯粉,时而搓一搓,时而压一压。尽管动作有点生疏,但他们都踊跃参与、兴趣浓厚。

张亚楠手把手地教林弘烈、李基源将搓好的面皮做成碗状包馅。此时,泰瑞已将馅料包进面皮里,准备用模具按压成形。“等一等,如果现在用模具按压,肯定会粘在模具上,用模具按压之前要在上面再撒一些干粉。”“OK,OK!”泰瑞边说边在面团上撒干粉,用模具按压后,一个带有蝴蝶花图形的月饼呈现在眼前。泰瑞拿起月饼向记者展示,兴奋的神情溢于言表。法希姆已经做出了两块月饼,他告诉身边的翻译胡玥,在中秋佳节到阳谷和中国朋友一起做月饼,他很开心,这是他人生中第一次做月饼。

李基源告诉翻译王艺曼,韩国也有中秋节,不过韩国的传统是中秋节吃松饼。中国的月饼馅料很多,很好吃,他迫不及待想品尝自己亲手做的月饼。通过做月饼,李基源真切地体验了中国的传统文化,感受到了浓浓的团圆氛围。

做月饼前,林弘烈、李基源、法希姆和泰瑞先后参观了景阳冈酒道馆、景阳冈酒厂工业遗产馆、明清酒坊、酿造技艺保护基地、景阳冈陈年酒庄、鲁西农耕文化展览馆。

几年来,为进一步提升聊城的国际传播力,讲好聊城故事,传递好聊城声音,聊城市委宣传部、聊城市委网信办、团市委、市科技局、市文化和旅游局、市外办等精心组织,推出了“外眼看聊城”主题系列活动,通过记录外国友人“赏美景”“品美食”等行走聊城的精彩历程,呈现第三方视角下的中外融通。

2022-09-14 2 2 聊城晚报 content_18484.html 1 外国友人在聊解锁“中秋味道”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