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o

我市明确人才分类认定标准

聚焦产业需要和市场导向

本报讯 (记者 叶晨雯)9月16日上午,记者从解读《关于实施新时代“人才兴聊”战略的若干措施(试行)》新闻发布会上获悉,我市出台的“人才新政35条”在人才评价认定中,突出产业需要和市场导向,建立健全以品德、能力、业绩、薪酬为导向的人才分类评价体系,对全市人才按照顶尖人才、领军人才、优秀人才、青年人才、专业人才进行评价认定。

基础高端兼顾。我市大力培养引进顶尖人才、领军人才,充分发挥他们在科技创新和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骨干作用、引领作用。同时,着眼城市发展基础和未来,大力引进青年人才,夯实人才发展的长远根基,将享受生活补贴、购房补贴的青年人才范围,由“双一流”高校扩大至所有高校本科毕业生。

引进培养并重。我市一方面敞开大门,欢迎广大人才到聊城创新创业,另一方面,高度重视本土人才培养,将我市自主培养的“齐鲁”系列人才、“水城英才”、企事业单位自主培养的博士研究生,首次纳入我市“优秀人才”类别,享受相应的支持政策。

突出实用导向。聊城把产业发展需要的专业人才和高技能人才等实用型人才纳入我市人才分类认定体系,并给予政策支持。我市企业全职新引进的签订3年以上劳动合同且在本地缴纳社会保险,具有正高级、副高级、中级职称的现代商务、产业创新、公共服务等专业人才,每月分别发放3000元、2000元、1000元生活补贴;我市企业全职新引进的签订3年以上劳动合同且在本地缴纳社会保险的首席技师、特级技师、高级技师、技师,每月分别发放2500元、2000元、1500元、1000元生活补贴。

2022-09-19 聚焦产业需要和市场导向 2 2 聊城晚报 content_18724.html 1 我市明确人才分类认定标准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