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o

小说连载

《布衣诗人谢榛》

聊城 武俊岭

之后,姑父王维岳结结巴巴地说了两句。两个表兄摇头摆手,坚决不说。谢榛见状,站了起来,向大家深深鞠躬,说,谢榛在此谢谢各位,一来我受各位恩惠多年,二来各位今天踊跃到场。我谢榛本无他能,只知一味用功而已。上天垂怜,假贤王之手救拔于我,是我终生大幸。以后,不管我谢榛走到哪里,都不会忘记各位。倘若有了能力,自会报答乡亲。好了,下面开始尽情喝酒吧!

接下来,这一顿好喝,真的是豪情万丈。刘家、苏家两位公子,虽然年龄比谢榛稍大,但自幼喝惯了酒,喝起来像喝水似的。王南村虽然年龄稍大,但作为东道,也不能不尽力去喝。谢榛的3个亲戚,因为替谢榛高兴,也是杯杯见底。王南村的儿子,虽然小了一辈,但喝酒的兴致比谁都高。谢榛本是海量,因为往年少有机会,这次便放开了量。酒是绍兴黄酒,虽然不是烈酒,但喝得多了也能醉人。最后,大家都喝得歪歪倒倒的。

分手时,彼此说着热情无当的大话。刘公子说,茂秦,停几个月我就去找你,你领着我见见赵王好吗?

谢榛说,好好好,没问题!

苏公子说,你得一年回一趟临清,我做东,我们再好好地喝。

行,行!谢榛此时只有说好、说行的份了。他虽然喝了2斤多酒,却没有十分醉意。

刘家、苏家两位公子,各有下人扶着上了马车,慢慢离去。

这时,才轮到几家亲戚过来拉住谢榛的手,殷切而言。其实,这些话在酒桌上已是说了好多遍,但谢榛还是喜欢聆听。这些话,自然是亲情的絮语、发自心底的关怀。亲戚们虽然喝了不少,但好在离家不远,告辞后慢慢离去。

剩下王南村与谢榛两家人,大家相互携手,随意说话,回家去了。

谢榛妻子开始收拾行囊。破家值万贯,别看平时看着家里没有什么东西,但收拾起来就多了。她看到一件衣裳,虽然破旧了,膝盖上有个洞,但缝补一下还是能穿的。有条裤子,3个儿子都穿过了,破得不能再破了,但她还是不舍得扔掉。她怕再怀上孩子,这样,老四就能继续穿了。粮食,还有300多斤,她让弟媳帮着盛入几个布袋里。油,还有2斤多,也装进一个瓶子里。剩下一些在油罐里,还能吃上十几天。实在没法搬走的,原处不动,最后让弟媳收拾。

谢榛开始整理他的书籍、诗稿。他的书籍不多。他自己买的书极少,现有的好多书都是苏老丈、刘守备等人赠送的。他把书籍装入两只木箱里,只留下一本唐代诗人刘长卿的《刘随州集》,以便近日阅读。他十分喜欢这位唐代诗人,认为真不愧是“五言长城”。你看他写的《逢雪宿芙蓉山主人》,气韵流畅、意境幽深,让人百读不厌。诗稿,他用泾县连四纸抄录、整理,已有了半米多厚。他用细绳捆好,装入一个油纸袋子里,这样可以防止被水浸湿。

谢榛本想利用这段时间,把刘长卿的诗集批注研究一下。可是,20多年前结识的那帮少年闻讯而来,今天张三,明天李四,大家轮流做东为谢榛庆贺。谢榛本想拒绝,但看到他们那一张张诚挚的面孔,便不忍心了。他有一种预感,此次离乡,此生估计很难回来了。即便回来,也不会逗留多长时间。这样,索性就玩上一段时间,等到了安阳,诸事安排妥当以后再用功吧。

三月三十那天,中午过后,赵王派来的马车便已到了门前。两个人,一个是马夫,另一个便是前段时间来的信使。

谢榛热情地把信使迎进屋中,沏上茶水。让大儿子元灿捧着一碗水,送给马夫。马夫喝完水,拿出一个水梢,问元灿哪里有水,元灿说家中水缸里有,说完便接过来水梢,从水缸里灌满水,提了过来。马夫接过,嘴里夸一句这孩子真懂事,便放在3匹马的嘴下。3匹马依次喝完,精神恢复,昂首咴咴而鸣。它们好像知道即将运载的人正逢喜事,也跟着欢快起来。

信使喝了两口水,便对谢榛说,先生,事不宜迟,赶快把行李搬到车上去吧。有句话我要说在头里,凡是易碎的一件不要,到了安阳,不愁没有。

谢榛听了,说,好,我听你的。

(未完待续)

2022-09-21 小说连载 2 2 聊城晚报 content_18973.html 1 《布衣诗人谢榛》 /enpproperty-->